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世界糖尿病日,不要让糖尿病成为甜蜜负担!

11月4日

糖尿病科普讲座11月14日 10:00 开播

随着居民饮食和生活的变化,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得了“富贵病”——糖尿病。糖尿病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治疗,这让很多糖友背上了“甜蜜的负担”。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本文便借助世界糖尿病日这一契机,跟大家聊聊想要摆脱甜蜜负担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一、世界糖尿病日的由来

11月14日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糖尿病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拿大人班廷(William Banting)的生日,是他在1922年最先发现了胰岛素,并首次用胰岛素对一位1型糖尿病患儿进行治疗,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从而开辟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为了缅怀班廷的巨大功绩,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发起,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动国际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开展。 

二、糖尿病治疗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你中了几个?

1、只重视口服降糖药,拒怕胰岛素治疗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有很深的偏见,拒绝使用胰岛素。其实1型和2型是糖尿病的2个类型,对于2型糖尿病病情较重或有不可逆转性并发症者,有必要坚持长期胰岛素治疗。

2、只重视高血糖,忽视低血糖

有些人降血糖喜欢快和猛,其实长期、持续、频繁的低血糖将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重则昏迷或死亡。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升糖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素分泌受抑制,产生持续性高血糖反应,使血糖控制更困难。所以降血糖“宁高勿低”。

3、只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的监控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血糖的控制与否,尤其是餐后血糖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糖控制理想值:空腹4.4-6.1 mmol/L,餐后2 h 4.4-7.8 mmol/L。

三、血糖监测每天安排起来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不仅十分重要,血糖监测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很多讲究的。那么,哪些时间点是可以去测量血糖的呢?

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取血测定的血糖值,而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2、餐前血糖:指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3、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第一口饭计时两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

较为理想的血糖监测应为全天血糖谱的测定,根据情况可以采取5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7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夜间)。

四、糖尿病治疗药物不可少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都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对于初始因抗拒注射治疗而选择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就需要根据指南优先推荐使用或加用基础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病情较重或有不可逆转性并发症者,则有必要坚持长期胰岛素治疗。应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除了需要注射药物2~3次外,还需进行3~4次的血糖监测。因此怕麻烦的患者,建议选用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就是一个安全又安心的选择,一天注射一次即可持续平稳控糖24小时,高比例患者空腹血糖达标,血糖波动小,低血糖风险低。

对体型较胖或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友来说,使用一些DPP4抑制剂类的新型降糖药会更加安全,如苯甲酸阿格列汀,因为它不增加体重也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时间最长,临床应用经验丰富,其降糖作用强,性价比较好,是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格列美脲。因为格列美脲既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又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临床上格列美脲常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管齐下,不受食物的影响,对体重的影响也比较小。

虽然糖尿病防控事业形势严峻,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持良好的健康管理、合理用药,相信摆脱“甜蜜负担“一定指日可待!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11月14日由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带来的直播讲座!

春雨医生

 

文档编号MAT-CN-2022742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