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导致牙齿过敏的真凶,究竟是谁?

6月26日

有一些人却一样都不敢碰,冷热酸甜,碰了就牙痛。

对于吃货们来说,夏天应该是一年当中最幸福的时候。冷热酸甜——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

不过,有一些人却一样都不敢碰,冷热酸甜,碰了就牙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要问问本案的嫌疑人牙齿君了。

牙齿君的自白书

大家好,我叫牙齿君,住址是你们的嘴巴,年龄一般比你们小5~7岁,数目在28到32之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干净、整齐、略带一点淡黄色。

古时候有个耳朵很大的人(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我的地位,大约在衣服与手足之间。一方面,我是所有器官中唯一可以“试穿”的,小孩子生下来,大约从6个月开始,会用第一套牙齿——乳牙,到了5岁左右,则换上正式装扮——恒牙。

另一方面,别看我们数量众多,任何一个、任何地方出了毛病,都能让你们痛不欲生——不但嘴巴里疼,而且钱包疼。

而在所有引起牙疼的疾病当中,没有比牙本质过敏症更特殊的了。

牙本质过敏症不像龋齿,严重的龋齿牙齿改变明显,自己照照镜子都能看到。牙本质过敏症也不像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存在昼轻夜重的现象,白天吃东西的时候未必有多痛,等到了夜深人静时,却让人睡不着觉。

过敏的牙齿往往看上去一切正常,但是在接触冷的、热的、酸的、甜的、硬的食物之后,就会迅速产生短暂、剧烈的疼痛。

平均来说,每7个去看牙医的人,就有1位是牙齿过敏。你可能觉得没什么,那我再摆一个数据好了: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中有40%的人患有牙本质过敏症,也就是说,大约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

大侦探登场

至于牙本质过敏的原因,嘿嘿,你们肯定猜不到。

我们的结构从外往内分为三层。最外面是牙釉质,它是人体上最坚硬的物质,没有之一,你们能咬开核桃,全是靠它。最里面是牙髓,髓腔里充满神经,牙疼之所以要命,正是因为它们。

春雨医生

牙齿的结构(图片来源:《组织学与胚胎学》)

二者之间便是牙本质。牙本质的成分跟骨头差不多,主要是无机物、钙、磷酸盐等,有机物则以胶原蛋白为主。这些物质自然不具备感觉功能,而且在显微镜下看,牙本质里似乎没有神经,那么痛觉从何而来呢? 

在牙本质上面有些小孔道,有的学者认为,可能牙本质中也有一些神经纤维,只不过非常细小,检查手段暂时不足以检测到;有的学者则认为,牙本质与牙髓之间的成牙本质细胞,可以感受孔道外的刺激,充当着传令兵的角色。

可惜,各家的学说都只有自家人支持,谁也说服不了谁,真相仍然笼罩在云雾之中。

——直到大侦探登场。

马丁·布兰斯特罗姆(Martin Brännström),1922年出生于瑞典。

因为母亲早逝,他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老人与小孩之间存在诸多差别,牙齿就是最显著的一个。老人往往存在牙龈萎缩,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增大,甚至变松、脱落;而小朋友们则会经历换牙,失去乳牙、长出恒牙的过程。

这样的对比,让马丁对口腔医学产生了兴趣。

中学毕业以后,他去斯德哥尔摩继续深造,拿到了牙医资格证,成为一名牙医。不过,比起治疗病人,他对口腔疾病的原理更加感兴趣,一直没有放弃学习。

1962年,“芳龄40”的他才拿到了博士学位。虽然比一般学者晚很多,但是这么一来,他终于有了向真相前进的资本。

真相只有一个

1963年,马丁发表论文辨析了当时已有的两种学说。

正如前面所说,有的学者认为,牙本质里含有神经,这被称之为神经学说,另一派支持传导学说的人认为,成牙本质细胞可以把外界刺激传导给髓腔内的神经。

初出茅庐的马丁写道,“它们都不对”。

马丁的结论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很是扫同行的颜面。

如同福尔摩斯经常要忍受苏格兰场的质疑一样,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批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生。

探案讲究证据和逻辑,科学研究也一样。马丁说,好吧,让我们假定,牙本质里含有神经,所谓牙本质过敏,就是牙本质里的神经受到了外界刺激,那么,往牙齿上涂抹麻药会怎么样呢?

按照神经学派的说法,这么一来,麻药物会顺着缝隙进入牙本质,麻木其中的神经。但拔过牙的朋友应该知道,为了减少疼痛,牙医会用注射器往口腔皮下注射药物,而不是直接涂抹在牙齿表面。为什么呢?因为那样无效……

如果传导学说是对的呢?那就好比说,牙本质相当于皮肤表皮,而牙部神经相当于皮肤真皮内的神经,它们的感受,应该是一致的。举个例子来说,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到,会感到疼痛,把神经剥离出来,用针进行刺激,同样会感到疼痛。

马丁找来一群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有牙齿过敏症。接着,他祭出一种神奇的道具——吸水纸。

吸水纸也是纸,只不过比一般纸张厚一些,可以容纳一定的水分。马丁把实验分为两步:先将干燥的吸水纸贴到志愿者的牙齿上,观察他们的反应;随后,用湿润的吸水纸,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

结果,干燥的吸水纸,无一例外引起了疼痛,而湿润的吸水纸则不会!

假如成牙本质细胞真的负责传导刺激,为何厚此薄彼呢?

排除所有不可能之后,剩下的那个,不管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那也是真相——马丁后来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次试验的内容近乎与上次相同,只不过实验对象换成了拔下的牙齿。

马丁发现,拔下的牙齿在用干燥的吸水纸吸收之后,牙本质孔道内的液体,发生了明显的移动!

春雨医生

扫描电镜下的牙本质(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预防“犯罪”的方法

据此,马丁提出了液体波动学说。

春雨医生

液体波动学说(图片来源:nih.gov)

牙本质上面的孔道,叫作牙本质小管,平均直径大约是1微米,平均长度则超过3毫米,里面充斥着液体。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会缓慢流动,把牙髓里的有害物质带出去或者对口腔内的有害物质(细菌分泌物等)进行稀释,维护牙齿的健康。

假如,液体的流动速度忽然增快,便会冲击牙髓内的神经,引起疼痛。

春雨医生

牙本质过敏的原理(原图出处:dentin.co)

想想家里的花洒——孔径尺寸越大,流速越快对不对?根据泊肃叶定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径增加一倍,液体的流速会变为十六倍。套用到牙齿上,只要牙本质小管的直径稍微增加一点,其内的液体流速就会迅速增加,从而产生尖锐的疼痛。

这就是液体波动学说,连马丁自己都在论文中笑称,它看上去有点异想天开,也就无怪乎有那么多不理解了。实际上,马丁一生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很多都没有被第一时间接受。

但是马丁没有因此止步不前,他相信实验、相信逻辑,这使他拥有一种惊人的直觉——往往十几年后,人们才发现,呀,原来他才是对的。

多亏了他,我们才能还原“犯罪经过“,从而找到应对牙本质过敏的方法。

既然牙本质过敏的关键在于牙本质小管,那么,就该少喝饮料、不用太硬的牙刷、更不要横着刷牙,以免损伤牙齿表面,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

遇到牙齿过敏,可以试试含氟化物或者氯化锶的牙膏,它们可以在牙本质小管里沉淀、减少孔道直径;

情况如果没有好转,最好去医院,进行牙本质小管封闭,用复合材料封堵牙本质小管,或者全冠修复,直接给整颗牙齿装上一层盔甲。

参考文献

[1]岳松龄. 关于牙齿过敏症[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1991(01): 63–62.

[2]张志愿. 口腔科学[M]. 2008.

[3]陶丽雯. 牙本质过敏症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 口腔医学分册, 1987, 14: 18.

[4]王浙君, 撒悦, 王贻宁等. 牙本质小管封闭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机制和效果[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 37(1): 81–84.

[5]张文, 梁景平. 牙齿感觉过敏症流体动力学说研究进展[D]. 2004.

[6]组织学与胚胎学[M]. 2008.

[7]BRÄNNSTRÖM M, ÅSTRÖM A.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Pain Elicited from the Dentin[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64, 43(4): 619–625.

[8]DAVARI A, ATAEI E, ASSARZADEH H. Dentin Hypersensitivity: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3, 14(3): 136–145.

[9]BRÄNNSTRÖM M. Dentin sensitivity and aspiration of odontoblasts[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1963, 66(3): 366–370.

[10]GARBEROGLIO P, FIGDOR D. Martin Brännström 1922-2001[J]. Australian Endodontic Journal, 2002, 28(1): 10–10.

[11]BRÄNNSTRÖM M, GARBEROGLIO R. The Dentinal Tubules and the Odontoblast Processes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J].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 1972, 30(3): 291–311.

[12]BRANNSTROM M, JOHNSON G, NORDENVALL K-J.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of dentinal pain: resin impregnation for the desensitization of dentin[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1979, 99(4): 612–618.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