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有这几种病的朋友,水不能随便喝!

4月4日

一些患有疾病的朋友饮水,要知道自己每天适宜的量是多少,还要知道什么时候喝和怎么喝。

一些患有疾病的朋友饮水,要知道自己每天适宜的量是多少,还要知道什么时候喝和怎么喝。

糖尿病

部分糖尿病患者害怕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会造成“多尿”,因此为了控制好糖尿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减少饮水。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它恰恰颠倒了“多饮”和“多尿”的关系: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也就自然走出“害怕饮水”的误区了。

在高血糖状态下,不仅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发生障碍,更有体内水分代谢的紊乱。

首先,糖尿病患者留不住水。因血糖过高,机体要通过排出更多的尿液而排出更多的糖分,但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由此造成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其次,糖尿病患者饮水不足。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脑口渴中枢功能衰退,主动饮水能力降低,加之对多饮水存在种种顾虑,甚至人为减少饮水,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远远没有达标。

糖尿病患者处于缺水状态,加之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功能减低,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其结果引起高渗性尿量增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由于脑细胞脱水、脑供血不足,可发生精神症状,如表情迟钝、神志恍惚、烦躁或淡漠,造成所谓的“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2500毫升的水。其中,大约1500毫升来自饮水。糖尿病患者也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将合理饮水看作饮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每日补充液体量为基础需水量加上显性失水(包括尿液排出的水等)。

其中,基础需水量为不显性失水(如呼吸过程导致水分丢失)减去内生水(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所产生的水)。

成人每日不显性失水约为700ml~800ml;内生水每日总计约为400 ml。

因此,每日补充液体量=基础需水量(800ml~400ml)+显性失水(前日尿量)。

一般的,总量约为500ml~1000 ml(包括食物中水分)。但若有高热、感染,基础需要量应适当增加;严重心衰、水肿、肺水肿,高血压时水分要适当减少。当尿量恢复正常后,水的总量可达每日1500ml~2000 ml。

慢性肾衰伴少尿浮肿的患者,应控制水量。过多饮水导致水潴留,可加重水肿,加重高血压。

因此,每日饮水量=前日尿量+500ml。尿量增多后入水量可放宽,而尿量正常的患者入水量不必严格限制。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病人应严格控制饮水量。一方面,在透析期间,体内剩余水分无法排除,而导致水潴留。如果不限制饮水量,则会加重水潴留,导致全身水肿、血压增高、心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如果一次透析超滤的水量过大和过快,易引起低血压、头晕、抽搐等症状,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应严格限制饮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分)。一般的,对每周3次的血透患者,每日饮水量=500ml+前日尿量。

体重的改变是评价液体平衡的最好指标。在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能超过原体重的4%,每日体重增加不得超过0.5kg~1.0kg。体重增加过多,往往提示饮水过多或体内有过多液体潴留。

肾结石、尿路感染

在肾功能正常时,增加饮水量对肾结石、尿路感染患者有益处。

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可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并由此导致体内缺水。因此,急性肠胃炎期间应注意水分的补充,特别是补充“补液盐”,而非单纯饮水,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应注意的是,不可饮用各种含糖饮料,否则可能导致持续腹泻;也不可饮用冷水,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