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你过得不幸福,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3月30日

摆脱童年的创伤,重建全新的自我,让你拥有想要的成年生活

重男轻女、巨婴、中国式长子、养老、啃老等等,《都挺好》这部剧深度开挖了国产剧很少触碰的“原生家庭”的各种矛盾,因为太真实,让我一度觉得这事儿可能就发生在身边。

从樊胜美到苏明玉,每个人都是她们或者见过她们。

很多人都把樊胜美和苏明玉做比较,可是她们两个有着本质的区别:樊胜美依然期待着被人拯救,最后落得个“捞女”名头;但苏明玉早早看透了这个家庭的本质,也摸透了社会的生存法则,懂得靠自己才是最实在。

我一直有个疑问,看起来漂亮又精明的苏母,怎么就嫁给了懦弱自私的苏大强?

直到看了《都挺好》的原著,才发现他们上一辈人的真相……

苏母嫁给苏大强是被母亲逼的,因为他是城里人,可以帮自己和弟弟迁入城市户口。

嫁到苏家跟苏大强生活了几年之后,苏母觉得自己完成了使命想要追寻自我,向苏大强提出离婚,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自己弟弟的工作又出了问题,为了弟弟的工作,苏母的母亲又施计让她怀了明玉,回归了苏家。

在苏母的身上,我看到了父母的女儿、弟弟的姐姐、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唯独没有看到她自己。

这可能是中国式传统家庭的通病:只讲伦理和孝义,不讲自我与尊重。

可是如果父母自己都没有了自我,又怎么会尊重孩子的自我?

苏母忘了自己还有选择权,可以离开父母安排的路径,去其他的地方。

可是明玉记得。

那一天,明玉18岁,她真的就冲出了家门没有再回去,也再没花过家里一分钱。

——好好学习拿奖学金的同时,她一个人打好几份工,想攒钱供自己完成出国读书的梦;遇到了伯乐关键时刻毛遂自荐,十年来靠自己的努力,成了职场上雷厉风行的狠角色。

如果无法改变家庭 那就不被家庭改变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多的谈论起了“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

2016年《欢乐颂》播出,大家问:樊胜美成功不了,是不是原生家庭害了她?

2018年初,“北大才子”因为控制欲超强的母亲和冷漠的父亲,和家里断绝关系,再次引发大家对原生家庭伤害的声讨。

2018年末,《狗十三》上映,大家说这就是我的青春之痛啊,出生在这样不尊重孩子的原生家庭,害了多少人。

对父母的批判、对原生家庭的复杂情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可能很多人和明玉一样,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伤害,并希望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但不论怎么反抗,这些影响似乎都无法完全摆脱——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标准,太多东西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成型的。

比如,苏明哲的好面子,苏明成的不思进取。

即便是苏明玉这样活出了自我的人,身上仍然残存着原生家庭的痕迹。

明玉从小就讨厌他的母亲,讨厌她的冷血无情,讨厌她为什么就不能施舍给自己一点点爱!

长大后的她,不仅在工作上倔强果断、冷血无情,对待二哥苏明成也是十分的傲慢无礼。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不知不觉中,她活得越来越像她曾经十分厌恶的苏母的样子!

越想逃离,就越是束缚。

或许唯有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和解的本质不是原谅 而是放下

这一次明玉被明成打到重伤住院,变成最脆弱的病人。苏家人就连苏父都拒绝去看望她,还一心偏执的认为这只是兄妹间的打闹,无伤大雅。而其他人只是希望明玉放过明成,为二儿子开脱。

明成这种“往死里打”的疯狂举动,自然要遭到惩罚:明玉报警抓了哥哥,并且很有可能让他判刑坐牢。

但她最终选择了庭外和解,让苏明成向自己道歉。

或许在她心目中,这不仅仅是苏明成,其中还有母亲的成分,这么久以来,母亲欠她一个道歉,在这里让苏明成完成了。

把爱恨花在与原生家庭的纠缠之上,不值得。

让自己的眼睛永远看向那光明,爱自己,爱生命里那些值得爱的人,才是与原生家庭和解最大的意义。

石天冬就是明玉的“光明”。

他是厨师,镜头一到他那边,节奏就明显慢下来,闲适惬意,和明玉的快节奏、烦恼重重形成鲜明对比。

他在她家偷偷拼起的那栋小屋,就象征着石天冬之于明玉的意义,帮她慢慢把破碎的心拼好,给她一个温暖安全的归宿。

而明玉也只有到了他的店里,才能放心地躺在沙发上睡着。

石天冬也在引导明玉一步步变得柔软,学会施爱的方式:

苏大强理财被骗,明玉说直接补给他六万块钱,石天冬就劝她不如就说是骗的钱被追回来了,这样才能除去老人的心病。

父母卸下父母的身份也是普通人,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儿女。这句名台词,就是他劝明玉时的说辞。

看起来,明玉的孤独、强硬、排斥爱,在他的影响下,一步步在变好。

苏明玉和石天冬的爱情主题是“治愈和修复”,至于最后结局能否完满,要看伴侣够不够好,更要看自己是不是足够努力。

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心理上却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当下如何觉察并做出改变?不再做恶劣家庭环境的牺牲品,将家庭转化为人生积极动力的源泉?

学姐为你推荐金伯利圠斯与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合著的心理学图书——《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  从情绪感受到行为模式,认清童年创伤对成人生活的深层影响

✔  从自身思维模式到行为方法,提供自我调整应对童年不良经历的方法

✔  摆脱童年的创伤,重建全新的自我,让你拥有想要的成年生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