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去玩和假期宅在家,哪种节后更容易恢复?
2月16日
不管怎样,节后“抑郁”真是避无可避
是的,这个年就这么过去了……你要问我过年干了什么,丝毫不夸张的说,我在家躺了一个礼拜。
这种欢度节日的方式听起来好像丧丧的,但其实我还挺满意的。特别是如此颓废的过了一个礼拜,我不但没胖三斤,反而还瘦了点。
昨天晚上当我怀揣着“明天要上班(fen)”的心情抹身体乳的时候,竟然有一种腿变细了的错觉。对此,我找到了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用进废退,我的腿萎缩了。
后工业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大部分人都会旅游。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到2020年,国际游客将达到16亿人次。同时,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一个人一生中旅行的次数也在增加。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了4.15亿人次,同比增长了 7.6%。尽管整体还是在增加的,但增速却是10年来的最低。
除了春节旅行成本的考虑,大概心情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吧。
春节旅行让你幸福了吗?
一些横断面研究显示假期旅行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正相关。但旅行带来的积极作用持续不了多久,通常3-4周,职业倦怠就会重现,旅行对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最多能撑5周。
虽然如此,假日旅行拥有的不仅仅是愉快的经历。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指出了与旅行相关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一些与经历或文化冲击有关的问题。而这些不仅无法使旅行带来幸福感,反而会造成节日压力。
旅行,“放松”重于“时长”
一个放松的旅行是有益于健康的,愉悦的心情还能持续到节后,但关键是要“放松”。
数据显示,旅行结束意味着幸福感迅速回归旅行前的水平,这与旅行持续的时间无关。只要假期旅行本身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来放松和减轻压力,那么不管度过了多少天,旅行后的幸福感都没什么不同。
假期旅行的人更快乐么?
有研究测试了假期旅行和未旅行的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旅行的人整体表现出了较高的幸福感。
随后研究人员有又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旅行的人在假期前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不旅行的人。对旅行的“期待”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假期有旅行计划的人来说,幸福感从假期开始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假期结束后,旅行的人和家里蹲的人在幸福指数上就并没有差别。
更有甚者,假期旅行的人节后的“抑郁”可能更严重。假期旅行归来,气候的变化会对节后抑郁产生负面影响。
季节对情绪的影响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生活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人抑郁症发病率更高,且与季节变换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天气对情绪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光照。血清素、褪黑素、昼夜节律和睡眠都已证实是光照对情绪影响中的关键。
不管怎样,节后“抑郁”真是避无可避了。
那我们该怎么重新振作起来呢!
你以为我要说均衡饮食,调整作息,制定计划,时间管理blabla……的么?
我偏不!
朋友们,
不能骗人更不能骗自己啊。
要说告别节后抑郁,
我的绝招是——
计划下一次旅行!
只要胆子大,清明7天假啊。
旁友们,年假可以算起来了!
小伙伴可以约起来了!
机票可以定起来了!
让我们从现在起,
享受“旅行前幸福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Nawijn, J., Marchand, M. A., Veenhoven, R., & Vingerhoets, A. J. (2010). Vacationers Happier, but Most not Happier After a Holiday.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5(1), 35-47.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