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是的,喝粥不养胃

2月12日

实际上,喝粥并不养胃。

我们经常习惯于相信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是对的。

但有时候事实往往会颠覆我们之前的认知,比如喝粥养胃这件事,实际上,喝粥并不养胃。

你的胃到底怎么了?

吃了东西不消化、腹胀、饭后恶心、呕吐……

当你出现这些问题时,可能是因为胃动力不足。

胃消化食物,除了靠分泌胃酸,还要靠胃部肌肉的蠕动。如果胃动力不足,食物就不能充分被搅拌,和胃酸融合。

这就和洗衣机一样,滚筒不转了,只靠加了洗衣液的水,是洗不干净衣服的。

要想让胃动力能够正常运转,就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运动量。

你在假期的时候,总会觉得很撑,其实就是因为动的不够多,长期葛优瘫导致运动量不够,对胃部蠕动的刺激不强,胃动力天然处在低效运转的状态。

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胃动力。要是你经常处于压力过大的精神状态,控制胃部蠕动的交感神经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胃动力不足。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胃动力稍微不足——食物难以消化,堆积在胃里——胃受到压迫,肌肉收缩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依然保持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状态,会让胃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则会加重腹胀、吃东西不消化的情况。

胃部不适的另一大表现是胃酸分泌过多。

医学上,我们称之为“胃食管反流”,10%-20%的成年人都会发生此疾病。

此时,胃部会有灼烧感,打嗝时还会吐出酸水,甚至引发呕吐。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胃酸涌上来灼伤食道和喉咙。

正常情况下,空腹的人含有20到100毫升的胃酸,杀死细菌,帮助胃进行消化工作。

但是,由于抽烟喝酒、不规律进餐、好食咖啡、巧克力等含脂肪食物,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胃酸总会分泌过多。

喝粥不养胃

每当有人捂着胃痛苦不堪时,总有人好心地提出喝粥,理由则是粥温暖好消化,不会给为造成负担。那粥真的能养胃吗?

粥里没什么蛋白质和脂肪,质地软绵绵。胃确实在消化时没什么负担。

胃不舒服时,吃点粥没什么错。但并不推荐喝粥养胃。

一方面,粥的主要成分是谷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难以满足人体丰富繁多的营养需求。

而且,在煮粥的过程中,谷物经过高温加工,升糖指数随之提高。糖尿病人更是要警惕喝粥,防止血糖飙升。

另一方面,胃病种类多,成因复杂。喝粥并不能治疗你的胃。

有些胃病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需要根除细菌才行,而这些养胃的食物真的没什么用。

还有部分胃病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紧张和压力是诱发功能性胃病和十二指肠病的重要病因。

心病还需心药医。情绪舒缓后,胃部的症状也会随之好转,这些都不是特别需要去调养的。

胃不靠养而是不作

1. 胃的真爱其实是蛋白质和维生素

吃的食物也要注意营养均衡,胃的真正喜欢的其实是优质动物蛋白含量高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 养胃从习惯开始

想要让胃更舒服,首先要注意饮食规律,细嚼慢咽,不能暴饮暴食。

长久的空腹没有进食,因为胃酸分泌的关系,更容易让原有的胃部症状加重。

狼吞虎咽容易导致气体进入胃中,就容易诱发胃胀和嗳气。

3. 远离高盐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度,烟熏腌渍食品应该少吃。

以前,因为没有冰箱,只能依靠腌制手段保存食物。不过现在,很多人喜欢喜腌制食物主要还是因为好吃,但还是要善意地提醒一下,好吃也不要多吃 / 视觉中国

这些食品盐分高,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还有可能在体内转化为亚硝基化合物,增加胃癌风险。

当然,这些养护措施只能在胃还算健康时有效。

如果已经出现胃部不适,请及时就医,请专业的医师诊治。等身体康复后,再来执行护胃大计。

参考文献:

[1]Ai, K., Block, G., Jr, C. P. Q., Buffler, P., & Corley, D. A. (2014). Dietary guideline adherenc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Bmc Gastroenterology, 14(1), 1-9.

[2]陈海霞. (2010). 9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精神心理状态与脑电图关系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河北医科大学).

[3]陈韶华, & 厉有名. (2006). 酒精性胃粘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国际消化病杂志, 26(4), 249-250.

[4]王玉飞. (2005).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5(3), 584-585.

[5]黄海燕, 吴祥, 周跃峰, 张连俊, 吴雪君, & 张君华等. (2014).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抑郁症患者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2(1), 19-21.

[6]袁征, & 李游. (2012). 粥养胃?面养胃? 8问搞懂主食养胃的那些事儿. 中国保健营养(19), 62-66.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