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屁股里摸出大蠕虫!好好吃饭这件事真的很重要

9月26日

因为生吃牛肉,他体内长了5米长的虫子!

最近,网上有人发微博求助称自己偶然发现肛门附近有一个蠕虫,最终在福建省疾控中心得到了确诊——牛带绦虫病,虫子预计会有5米长……

什么是牛带绦虫?它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牛带绦虫?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虫体呈长带状,且大多分节。绦虫没有口,它通过表皮吸收食物,其营养来源主要为宿主的消化系统。除了人类之外,猪、牛、羊、狗、鱼等物种都会被绦虫侵染,成为绦虫的滋养源。

春雨医生

牛带绦虫病的病原体是牛囊尾蚴,感染了囊尾蚴的牛是牛带绦虫病主要传染源。而一旦绦虫成功寄生,它便会附着在肠壁内侧,不断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借以存活、生长甚至产卵。不同种类的绦虫体长不一,如猪带绦虫一般长达2到3米,牛带绦虫可以达5米左右。

春雨医生

人是牛带绦虫的最终宿主。人一旦吃了含囊尾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囊尾蚴就可能寄生在人体内,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

有意思的是,这种寄生于人体的牛带绦虫大多只有一条,亦可多达8条,最多的一例达31条,寿命可达20~30年。

在成长的过程中,成虫能从虫体上自行脱落孕节片,刚脱落时活动力强,并随人体粪便排出体外。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中那位博主会发现肛门附近有蠕虫。

感染了带绦虫会有什么后果?

牛带绦虫呈世界性分布,多在喜吃牛肉,尤其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和民族中流行广泛。

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牛带绦虫广泛分布于亚太地区的韩国、我国台湾、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和越南等国家,流行的原因是当地居民有生食家畜或野生动物内脏的习俗。

感染牛带绦虫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有些会有腹部不适、饥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如果是牛带绦虫,只存在人的肠道内,会引起腹泻、消瘦等症状,长期的还有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和肠穿孔。若是感染了猪带绦虫,除了进入肠道成为成虫外,还有可能进入脑内,引起脑囊虫病。

微博中那位患者提到的在肛门发现有蠕虫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因为牛带绦虫孕节活动力较强,孕节可自动从肛门逸出,多数患者能发现自己排出的节片,或有肛门瘙痒的症状。

脱落的孕节在肠内移动受到回盲瓣阻挡时,因加强活动可引起回盲部剧痛;有一些情况还可能引起阑尾炎、肠腔阻塞等并发症。

牛带绦虫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牛带绦虫主要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传播。

首先,牛带绦虫可能通过水源传染。

比如,在流行区农牧民常在牧场及野外排便,致使人粪污染牧场、水源和地面。牛带绦虫卵在外界可存活8周或更久,因此放牧时,牛很容易吃到虫卵或孕节而感染。

春雨医生

另外,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感染途径。

流行区少数民族有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牛肉的习惯。如苗族、侗族喜吃“红肉”、“腌肉”,傣族喜吃“剁生”等,都是将生牛肉切碎加佐料后食用。藏族喜食稍风干后的生牛肉或在篝火上烤食未烤熟的大块牛肉。这些饮食习惯都很容易导致感染。

在无吃生牛肉习惯的地区,可因牛肉未煮熟或使用切过生牛肉的刀、砧板切生食菜时污染了牛囊尾蚴而引起感染。调查发现37%的牛带绦虫病患者指甲缝中带有绦虫卵,误食虫卵的机会当不少。

如何防止感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寄生虫感染已越来越少。但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烧烤和火锅,又不太注意肉制品是否煮熟等,就会有可能吃进活的囊尾蚴而感染带绦虫病。

如何防止感染呢?主要应该注意几点:

1.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

不吃生的或是不熟的肉食才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关键。在外面吃牛肉一定要充分加热熟透,比如,在火锅沸腾的情况下,带绦虫是可以被杀死的。

2.注意改变不卫生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处理食材。

上完厕所、吃饭前要洗手;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切完牛肉后用开水洗烫砧板和刀具。

3.不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牛肉。

平时购买牛肉时尽量去正规的市场超市购买,不要没任何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牛肉。

参考资料:

李强,杨毅梅.亚洲牛带绦虫研究进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7,(8):54-56.

张杰.亚洲牛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的鉴别诊断[C].//2010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2010:79-80.

王正蓉.亚洲牛带绦虫分类学研究进展[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1):43-45.

丰燕,阮卫,楼新进, 等.浙江省首例本地感染牛带绦虫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1):85-88.

Taenia saginata Infestation,N Engl J Med 2016;374:263,January 21,2016.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