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越挫越勇的不是爱,是心理弹性
9月21日
凡是杀不死我们的打击,都会使我变得更强壮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喜欢自爱自怜,遇到一点小事就唉声叹气,相反另一些人却是遇事越挫越勇,又总能逢凶化。特别在遭遇重大打击的情况下,有些人不堪重击倒下,而一些人在经历打击之后,变得更强。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个词“心理弹性”。
什么是心理弹性呢?
美国心理协会给出这样的定义: 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那么一个高心理弹性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关注心灵和身体;能掌握并及时适应变化;认为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是一个整体,一切的行为和思想都不会仅仅表现在心理层面,只是有些心理问题带来的身体上的变化很微妙,不容易觉察,随着心理问题解决,身体上微妙的变化也会恢复。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有一句话: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
如何提高心理弹性呢?
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心理弹性是个动态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你可以这么做:
1 发现人生的意义。
2 培养乐观的心态。
3 与问题相比,应对方式本身才是问题,所以正确的应对方式很重要。
4 先接纳,后放下。
5 做情绪的主人。
6 增强适应性,发展性。
尼采曾经说过,“凡是杀不死我们的打击,都会使我变得更强壮”。这也许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心理弹性”最好的诠释了。
作者:滕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