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看不出来的“胖”更可怕,内脏脂肪超标可看不出来

7月29日

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最准确的方法是在医院通过B超或者磁共振检查,直接“看”内脏脂肪的分布和数量。日常生活里可以通过测腰围来简单判断,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或者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内脏脂肪就很有可能超标,健康风险就很高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王栋 | 美国运动医学学院认证运动生理专家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这肚子上的肥肉看着就长起来了。

有不少人很在意自己的身材,可是同时有更多人,并不在意自己逐渐不够用的裤腰带长度。

直到某次医院常规体检,或者生病入院时,获得医生友情提醒“你的内脏脂肪已经严重超标了,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都来了,再不减肥,可能寿命会受很大影响”。

这时,“内脏脂肪超标”成了悬在很多人头上的一把刀!

内脏脂肪,危害在哪儿?

内脏脂肪在哪儿呢?

人体储存的脂肪,不仅分布在肉眼可见的皮肤之下,还有部分脂肪分布在通常肉眼不可见的内脏周围。

这内脏脂肪,本有它合理的作用,比如作为缓冲垫保护心脏、肾脏等器官。但是,内脏脂肪的数量过多了,就对健康不利了。容易诱发一系列代谢病或者心血管疾病,例如脂肪肝、肝硬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等。

因此,控制内脏脂肪不要过高,对健康非常重要。

瘦人对内脏脂肪超标免疫吗?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的胖子,都是“内脏脂肪过高”的高危人群。内脏脂肪,归根结底是肥肉,胖子们肥肉多,内脏脂肪也低不了。

但是,这不代表所有的瘦子都不用担心内脏脂肪过高。

比如说,即便是个瘦子,如果经常喝酒也可能会患上脂肪肝。他们由于肝脏经常需要对酒精进行解毒。而酒精经肝脏解毒后,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周围,引起酒精性脂肪肝:成为内脏脂肪过高的一种体现。因此,经常饮酒的人,即使本身不胖,也可能内脏脂肪过高。

另外,还有一种体重不重,但是身体脂肪含量高的“瘦子”也有健康风险。不过现在学术界关于根据身体脂肪含量划分胖瘦的标准,尚未形成共识。

那么如何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呢?

胖子瘦子都有可能内脏脂肪过高,咱到底该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内脏脂肪过高呢?

有很多种方法。

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在医院通过B超或者磁共振检查,直接“看”内脏脂肪的分布和数量,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

但是,医院不是你家开的。去医院体检,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十分方便/高频的事。

有没有简单直接一些,自己动手就可以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的方法呢?

有!

通过腰围就可以大致判断内脏脂肪是否超标。因为腰围和腹部的皮下脂肪以及内脏脂肪相关。一般对同一个成年人而言,腰围越粗,脂肪含量就越高。

对于欧美人,美国运动医学会给出的腰围判断内脏脂肪超标/健康风险飙升的临界值是,男性大于102厘米,女性大于88厘米。

对于咱中国人,这个临界值更低一些。分别是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也就是说,对于咱们,要是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或者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内脏脂肪就很有可能超标,健康风险就很高了。

这个测量腰围判断内脏脂肪的方法,尽管准确性比B超或者磁共振要低一些,但是方便程度高多了,日常生活中非常好用。

减内脏脂肪的特效药

到了这份上,某些人可能最关心减内脏脂肪的特效药。

“吃点儿药片,内脏脂肪就消下去了,健康风险警报就解除了。”

可惜,这只是个梦,减内脏脂肪没有特效药。

减内脏脂肪只有两条途径:

1、降低饮食中的热量摄入。

2、提高运动相关的热量消耗。

二者必居其一,或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通常,我建议需要减内脏脂肪的人,需要通过管住嘴迈开腿的方式,先完成一个小目标:3个月减重:至少5公斤或者5%的体重,二者取高值。

完成了这个小目标,内脏脂肪会有明显改观。比如重度脂肪肝改善到中度脂肪肝,或者中度脂肪肝改善到轻度脂肪肝(又称肝脂肪浸润)。

完成小目标之后,再根据体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减肥。

内脏脂肪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或者说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

参考文献:

1.Parr, R. and Haight, S., 2006. Abdominal visceral fat: the new direction in body composition. 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 10(4), pp.26-30.

2.Rankinen, T., Kim, S.Y., Perusse, L., Despres, J.P. and Bouchard, C., 1999. The prediction of abdominal visceral fat level from body composition and anthropometry: ROC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3(8), p.801.

3.Bibi, K.W. and Niederpruem, M.G. eds., 2010.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CSM's Certification Review.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73.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