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人,也能拯救你的坏情绪
7月7日
下一次,当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到头疼,你就要试着去找寻对方内心的芬芳。愿幸福之花在逆境中为你绽放。
我们都渴望与别人保持联系,与朋友享受诚挚的友谊,与爱人享受美好的恋情,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是,拥有这样的人际关系,却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代价就是:我们会因他人而坏了情绪。
也许你也曾遇过这样的事:本来挺好的朋友,结果不知为什么跟你发脾气,或者做事情没有顾虑到你的感受,顿时你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你不爽他们,没准他们看你也不顺眼。你们的关系很有可能迅速恶化下去。
面对这个难题,用整本书探讨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都不夸张。但是我有一个诀窍,如果熟练应用,保证会化干戈为玉帛。
以“心怀善意”的观点看人
什么意思呢?先让我们看看两种看待他人的方式吧:
① “心怀恶意” 的观点。当别人举止粗鲁时,你就会觉得:“他怎么这么自私?”,或者 “怎么会有这种人?” 说白了,你没有换位思考,就擅自丑化了对方的言行。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生别人的气时经常就会这样,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② “心怀善意” 的观点。当别人做了欠考虑的事时,你可以尽量用善意去解读。(免责声明:我并不是在把他们的行为合理化!)
比方说:“他可能今天过得不顺,所以心情不佳。” 这不是在为他们找借口,而是至少能让你理解情绪烦躁时的感受。或者,可能是你做的什么事伤害到了他们(但你自己没意识到),结果人家小宇宙就爆发了。这种应对方式固然不好,但我们都明白,我们一受到伤害,情绪就有可能失控。“心怀善意” 观点的核心理念是 —— 对方是你所关心的人,而他现在受到了打击。
所以,你要忘掉那些冒犯到你的话,试着想象对方心中的苦痛,并对这份苦痛抱以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理解与体会对方的感受。
让我们简单谈谈 “心怀恶意” 的视角,再来介绍 “心怀善意” 的视角。我相信,只有 “心怀善意” 的观点,才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人际幸福感。
“心怀恶意”会招致什么后果?
对我们来说,别人的粗鲁、自私与错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认为别人的观点就应该和自己的观点一样。
他们不洗碗,把厨房弄得一团乱。为什么这么自私不随手收拾?你觉得他们不应该这样。
他们对你说了刻薄的话。你懵了,他们怎么这么刻薄呢?你自己挺好的,不应该碰上这种事!
他们出于某些原因对你有意见。你不该被如此对待!他们是什么毛病?
当然,有些状况比这还要糟,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上述问题,而且相应的反应也很常见。
面对这类情况,这样的反应再自然不过了,但这种看问题的方式会导致你恶意揣测他人。你会感到沮丧,气愤,受到侮辱,受伤,结果渐渐形成积怨。
你也很有可能会消极地回应对方 —— 无论是说负气伤人的话,崩溃,冷战,或者任何你对于这些负面言行做出的习惯性反应。很显然,这样又会导致对方消极地回应你,从而伤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你不开心,对方也不开心;这种不欢而散的局面,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心怀恶意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这样不仅帮不了任何一方,而且还会损害双方的关系。不过更糟的是,这种观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方(你所在乎的人)或者双方的感受,更别提你们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案:如何心怀善意地看人?
好,既然 “对方肯定心怀恶意” 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并不理想(尽管尽善尽美很难!),那么不妨试一下心怀善意的观点吧!
这种想法试图让我们通过同理心,发掘对方内心的善意,相信他们本意是好的,本性是好的,只是有时候会有烦恼,会犯错误。
比如,一个人行为恶劣的可能原因有:
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你会这样解读他们的言行 —— 在他们看来,自己什么都没做错。也许你会认为错在对方,但这只是其中一种看法而已。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一点毫无疑问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我们很可能每天都会这样做。
他们这一天过得不顺,心情不好,或者正处于人生中的一个艰难的阶段,而这一切导致了他们迁怒于你。虽然这不能成为他们出言不逊蛮横无理的借口,但毕竟我们生活中也都遇到过困难,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这些都不能作为恶性言行的借口。举止粗野,大声吆喝,暴力相向都是不对的。但人性就是如此;如果因为对方一个不可理喻的行径而对其人品全盘否定,那么将意味着我们无法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包括我们自身,因为坦白说,我们都必须承认自己有时也会冒犯别人。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刻意找借口,而是去发现并感受对方心中的善意。也许他们的行为确实有失妥当,但其实心是好的。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点,也许就能以更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们,并以更有益的方式去回应。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回应的方式:
① 我们可以试着了解他们,可能的话,还可以去关心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希望有人倾听我们,理解我们,所以你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② 在了解了对方之后,我们可以告诉对方,他们的所言所行是如何影响了我们。千万不要指责对方,也不要故意说一些让对方感到内疚的话;相反,我们应该以排患解纷为出发点。
③ 我们可以同情对方所正在经历的艰难困苦。我们可以拥抱对方,或是用其他类似并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同情 —— 换句话说,我们要用个 “拥抱的态度”,去感受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能觉得好一点。
④ 我们也可以在心里感受同情,不让自己被怨恨或挫败的情绪主导。有必要的话,就让对方独自冷静下来平复状态。
⑤ 假如对方实在充满敌意,你可能要为了保护自己而远离他们。就算如此,你也要保持一颗同情心,不去计较得失,也许这样就能让你消消怒气。
这些只是一些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法,但相信你已经可以看到这些举动不仅对人际关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大大提升了他人以及我们自身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幸福感。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在为他们犯的错误辩解甚至助纣为虐吗?”
这确实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但我的切入点是要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不要沉溺于负面思考的恶性循环。只要相信他人心中有善,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充满同情心,生活得更开心,而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好。
下一次,当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到头疼,你就要试着去找寻对方内心的芬芳。愿幸福之花在逆境中为你绽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