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别再随便扯着孩子的手甩啦,小心脱位!

5月12日

别猛拉,别狂拽。

谁家没有个好动的娃?

当你想着去“遛娃”的时候,很可能最后你就被“遛”了……

即便ta能够好好地牵着你的手跟着你走,ta也能自娱自乐,比如将自己手抡一个大圈当风车玩,比如牵着你们的手将自己吊起来当成秋千……

且慢。

这人体秋千看似好玩,但是非常容易就“玩脱”了。

怎么个“玩脱”法?在这样玩了以后孩子的表情从欢笑一瞬间变成大哭,而且还不允许爸妈碰ta的手。

你此刻可能还是一无所知的状态,这娃怎么还真和六月的天一样,说变就变?

其实这样突如其来的情绪改变并不是孩子“作”,而是因为孩子真的出现了疼痛,这种疼痛是由于发生了桡骨小头半脱位造成的。

桡骨小头半脱位?这是啥?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下,肘部关节的构造。

人的手臂由三根骨头组成:上臂的肱骨+下臂的尺骨和桡骨。肱骨的下侧和尺骨、桡骨的上侧,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肘关节。

而在整个肘关节中,我们这一次重点关注两个解剖结构:桡骨头和桡骨环状韧带。

它们俩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Pediatrics

对5岁以下的儿童而言,他们的环状韧带较薄弱,所以在有较大的外力牵拉前臂时,桡骨就很容易“溜走”,这是发生桡骨头半脱位——也就是开头我们说的“玩脱了”的生理基础。

也正因为这样,桡骨小头半脱位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常发生在1-4岁儿童之间,发病率高峰为2-3岁。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怎么发生的?

那么桡骨小头半脱位具体怎么发生的?

当成人对孩子的腕部或者手部突然的上拉、旋转或者是拉着孩子的手臂摇晃(即“人肉秋千”),都可能会引发这种情况。

以突然上拉为例,当孩子的手被突然上拉时,肘关节囊内负压会增加,而桡骨小头周围的组织(如环状韧带)会“跑”进肱骨小头和桡骨头之间,而在拉这个动作消失以后,桡骨头没有办法回到原位,这就形成了桡骨头半脱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并没有造成韧带和骨骼的损伤,它们只是没有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而已。

春雨医生

一般而言,下列场景都有可能引发桡骨头半脱位:

1.抓住孩子的手以避免ta摔倒;

2.抓住孩子的手或手腕试图拉起孩子;

3.为了让孩子把手套进上衣的袖子里;

4.拉着孩子的手或手腕以摆动(人肉秋千或人肉钟摆);

5.猛拉一下孩子的胳膊,使ta走得更快。

当出现桡骨头半脱位后,孩子会瞬间大哭(因为真的很痛)。

为了缓解疼痛,ta会尽可能不动受伤的那只手,也会拒绝其他人触碰。

此外孩子会让患肢呈半屈位。

一般不会出现肿胀。

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有明确的牵拉损伤史、患儿肘部痛、哭闹、伤肢无法抬举取物、桡骨头处有压痛等情况即可诊断。

此外需要注意一点,桡骨头半脱位在X光下表现正常,但是如果医生认为孩子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损伤,X光还是需要的。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Uptodate

如确诊桡骨头半脱位,并不需要进行手术,只需要进行手法复位即可。

医生会握住孩子的手腕或前臂,并转动手掌使其朝上。用拇指向桡骨顶部施加压力时,然后缓慢弯曲肘部。

当关节回到原位时,可能会听到微弱的弹出或滴答声。但是请各位家长不要自行尝试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Pediatrics

如复位成功,在数分钟后,孩子疼痛缓解,哭闹停止,此时医生会需要ta自主抬手或摸耳朵、举高等动作。

如果在发生脱位后立即就医,那么一般来说并不需要进行固定。

但是如果在脱位后数小时才就医甚至数日才就医,那么医生可能会对患肢进行固定,以保证ta不再受到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发生过桡骨头半脱位的孩子容易复发,年龄越小,复发机会越大。但是复发不会导致远期并发症,待5岁以后,桡骨头和环状韧带发育好了,就不容易复发了。

如何预防桡骨头半脱位?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怎么预防桡骨头半脱位呢?

1.避免突然拉动小孩的手腕或手;

2.避免拉着孩子的手或手腕来摆动(也就是不玩人体秋千的游戏);

3.如果孩子向一个方向拉你,不要向反方向回拉;

4.将孩子抱起时应从将你的手放在腋窝部,而非拉孩子的手或手腕。

春雨医生

简单地说,别猛拉,别狂拽。

玩脱了?不存在。

免责声明:

本文经知贝儿科医事委员会审核。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作者: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