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无硅油洗发水外,又有了无硫酸盐洗发水,值得买吗?
5月3日
是收智商税的新花样?还是确有其事
1.硅油是一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成员是聚二甲基硅氧烷
2此类聚合物由于出色的稳定性和润滑性能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看的出来,就算某些商家处于商业目的再怎么黑”硅油”,人家的地位终究在那里,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接下来我使用”hair care and silicone oil”,”non silicone oil on hair care”等关键信息,想要寻找到只字片语关于无硅油的研究信息,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各类研究结论里都是支持硅油添加的。
反对添加硅油的文章?真的没有!
难道是硅油对头皮有害的传闻,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英文世界没有?
关于无硅油产品其实国外洗护品牌做得比我们早的多得多,专做”自然美发”等等概念的品牌,其中不少洗发产品都是无硅油的,只不过是——人家可从来没想过要从”无硅油,不伤发”这种刁钻的角度来证实自己的市场部多么有眼光,并且这种说法从头到脚都没有科学依据。
这里要插一句的是,无硅油产品的在国外市场的开发初衷可以暂且做如下猜测:不少欧洲人的发质偏向于细软塌,这样的发质碰上分子量比较大的硅氧烷聚合物,自然是一头扁塌,这时候出现一些没有硅氧烷的产品很自然也很正常。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我多重复叙述了,国内某个钱多的没地方花的品牌,2年时间,其实从布局开始他们花了应该不止2年,大费周章——从网络媒体到线下柜面营销,铺天盖地去宣传无硅油的理念,这个产品上市初期由于广告砸的多,效果还凑合。
后期国外大品牌像宝洁,联合利华等把自己家的品牌新开一个无硅油系列,或者从国外引进无硅油发水品牌后,他们就傻眼了,人家国外大牌的价格甚至只有自己的4分之1左右,而且效果就开架洗发水而言,人家的产品普遍用完后没什么明显的刺激感,自家的洗发水有一部分客户反馈有头皮刺激感。
这里就是我要谈的:
因为少了硅油这种成分,而你又想要洗发水依然还有同样的润滑感等等使用感受的时候,你就需要使用其他调理助剂来达到同样的使用感,这种成分可能很贵,亦或者有刺激性,总之就是性价比远远比不上硅油….傻眼了吧!
于是该品牌之后着手产品升级:他们这一次瞄准了一个还算有道理的方向:无硫酸盐
只可惜产品还是偏贵了,每次去到洗发水货架跟前看见他们的产品凉凉的摆在那里,我就觉得感慨的,国产品牌在洗发护发市场上的厮杀,还真的是一条长而又长的血路啊…
前面说到了无硫酸盐产品,这里就要简单介绍一些这个成分的信息:
这里说的“硫酸盐”,指的是:月桂醇硫酸酯钠(Sodium Lauryl Sulfate),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odium Lauryl Ether Sulphonate);俗称”SLS“和”SLES“这类成分还有其他变形,但洗护领域里多用的是这两种,近年来,多有口鼻,眼周黏膜刺激性的报道,但究竟是成分可能太过难于宣传,始终此类宣传口号也未见打响,市面上的产品也不是很多,要不是我最近漂了头发开始有需求,可能也多半不会注意到这一点,摊手。
关于这类成分的刺激性,其实口径始终不是很统一,搜索文献也没有特别统一的答案。但从单一的成分上来看,对皮肤确实是有一些刺激性,特别是SLS。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干性偶尔敏感的皮肤),我自己用含有”硫酸盐”的产品的时候,感受到的刺激性也不是每次都会有,针对某个产品出现的不适感是会有,但是仅仅是个人体验,不成体系,也就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我更多感觉的是配方设计的问题,并不是每种含有硫酸盐的洗发水就会有刺激性。
我的使用体验表明,并不能证明所有含硫酸盐的洗发水会更容易导致染发后的褪色,而无硫酸盐洗发水更护色这个结论。
目前市面上的护色洗发水号称自己无硫酸盐,更护色;这里对“更”的比较对象,也很含糊并没有指明,完全不着边际。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