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防晒喷雾、防晒霜算什么,效果比不上这些“硬”家伙

4月24日

所以说,别瞧不起大妈的脸基尼,防晒效果好着呐!

比起明星同款的防晒霜,这些无时无刻都要「硬防晒」的意识,才是三爷坚信他们一直没有晒黑的根本!

三爷一直非常主张用硬防晒+软防晒的方式来全面对抗紫外线。

如防晒伞、防晒衣、太阳镜、遮阳帽等来身外防护紫外线的,都属于硬防晒。而我们最爱买的防晒霜、防晒喷雾、防晒唇膏等都算是软防晒。

软防晒我们已经讲过太多太多了,今天之所以突然想开这个「硬防晒」专题是因为...

淘宝高销太坑人了好吗!这都什么玩意。

春雨医生

欺负广大消费者不会分辨防晒衣吗?

防患于未然,三爷要赶在夏天前,给各位大佬们讲讲怎么挑一款合格的、真·防晒的硬防晒产品。

现在大家挑防晒霜都知道看SPF、PA值来分辨防晒力,但其实硬防晒产品也是有自己的防晒等级标准的,那就是UPF。

什么是UPF

UPF是英文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

标准定义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看定义可能比较抽象,大家可以这么记,UPF值为40,就说明有1/4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

所以,UPF值和SPF值一样,越高越好,数值越大紫外线透过率越低,防护效果也就越好。

我国标准规定的UPF值标识,最高为50+,也就是UPF>50。这么规定是因为,当织物的UPF>50后,透过的紫外线仅有不到2%,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UPF标准

不同于防晒霜UVB全球统一的SPF值,目前来说全球没有统一的防紫外线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国内外各有不同的测试标准。

目前比较通行的有,欧盟标准(EN 13758-1:2001)、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 4399:1996)、美国AATCC标准(AATCC 183-2010)、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订的AS/NZS 4399:1996标准是最早的防紫外线防护服测试标准,随后各国才跟着出台了相关标准。

春雨医生

美国AATCC标准

美国执行的AATCC183-2014标准的UPF标识,和上面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比较类似。

UPF≥15, 分三类防护等级:

  • UPF在15-24之间,防护力良好

  • UPF在25-39之间,防护力很好

  • UPF≥40,防护力极佳

欧盟标准

欧盟标准EN13758-1:2006标准只针对于服装面料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对提供远距离防紫外线保护的产品如雨伞、遮阳物等不适用,这个标准与中国的标准基本完全一致。

  • UPF的测定值40<UPF≤5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可标识为UPF40+

  • UPF的测定值大于5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可标识为:UPF50+

  • 且需要注明,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该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可能减少。

中国国家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GB/T18830-2009标准中规定:当样品的UPF值大于4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

防紫外线产品应在标签上标有:

  • 国家标准的编号,即GB/T 18830-2009

  • UPF值,当40<UPF≤50时,标为UPF40+;当40UP大于50时,UPF50+(前提是UVA的透过率都小于5%)

  • 长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湿的情况下,该产品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可能减少。

日本标准

这个真的是到处都没翻到,据说有可能执行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

倪妮、刘亦菲同款的优衣库防晒服看标签就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

由于各国的测定标准都有差异,所以按照不同国家标准测定的UPF值也略有差异。

简单来说,欧盟及中国标准对防紫外线性能的评价最严格,其次是美国标准,最后则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标准。

春雨医生

不过虽有差异,但区别其实并不大,对我们选购时影响也很小,大家只要认准正规的UPF标识即可。

颜色深的硬防晒更好?

这个其实不一定,只能说同等织物密度的时候深色对紫外线的吸收度可能稍微好那么一丢丢。

但更重要的其实还是织物的密度,也可以理解为布料的疏密度,织的越密自然透光率就越低,防护力也越好。

p.s.所以选择硬防晒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太紧的,布料虽然有弹性,但是撑开一点防护力就下降一点。

除此之外,有特殊高科技防晒涂层的效果也会大大加倍,不过这种通常价格也会上去。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