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攒钱买了超贵的护肤品,为什么用了竟然爆痘?

3月31日

贵的!不一定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才最重要

什么质地的不是根本问题,原因在于上面两款都是多封闭剂型的保湿产品,憋出痘也不是很新鲜。

明星同款也不靠谱,那怎么选一款适合自己肤质、适合环境的不易爆痘的保湿产品呢?今天就讲讲怎么从成分表简单判断一个保湿产品适不适合自己~

皮肤保湿的原理

在讲外部产品是怎么帮助我们皮肤保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皮肤自身的保湿是怎么完成的。

皮肤的保湿通过完整的表皮屏障,也就是常说的“砖泥结构”来完成,其中的砖---角质细胞完成吸湿作用,泥---细胞间脂质完成锁水作用。

吸湿作用:角质细胞中的细小吸湿性化合物---“天然保湿因子”(NMF),他们会通过牢牢抓住水分来保证角质细胞中的水分含量。

皮肤中的天然保湿因子,包括源于丝蛋白的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PCA)、乳酸盐、电解质。

锁水作用:角质细胞空隙中的细胞间脂质,由等摩尔浓度的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神经酰胺组成。他们会形成一层疏水的油脂层,完成封闭锁水作用,降低水分经表皮流失的速度。

我们常说的屏障受损,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皮肤干燥,也是这一步的问题。

说完皮肤内部,我们再看下外部产品是怎么完成保湿的。

保湿配方的组成

通常,一个完整、完善的保湿配方,应该含有三种保湿成分:封闭剂、保湿剂和柔润剂。

封闭剂

封闭剂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薄膜并进入角质层浅表面间来阻止(延迟)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一般来说,封闭剂的效果最好,但是肤感油腻,容易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膜感。

由于封闭效果明显,干皮使用起来非常合适,但容易造成油皮、痘皮的炎症反应。

保湿剂

保湿剂是从真皮或环境中吸取水分并传输到角质层中。

若环境干燥,则由真皮中吸取传输至角质层,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保湿途径。若环境湿润(湿度≥70%),则吸取环境中水分湿润角质层,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过程。

因为要吸取水分,所以保湿剂通常都是亲水性物质,质感更轻盈、更清爽,油皮用起来会非常舒服,但对干皮只吸水不保水是不够的。

柔润剂

柔润剂可以填补角质层脱落的空隙,使皮肤重新水合(吸湿和封闭共同作用),来达到改善皮肤表面质感,使皮肤纹理光滑、柔软的作用和功能。

通常是偏油的物质,但其产生的皮肤柔滑效果,让各个肤质都非常喜欢。

从功效中其实能看出来,只含有封闭剂(保水)和保湿剂(吸湿)的配方就能保证角质层水分含量和健康的屏障功能。

但如果没有柔润剂的加入,产品的肤感会让人很难坚持使用,皮肤纹理也很难看到明显的改变。配方中添加柔润剂,可以让使用者感到皮肤变得柔软、光滑,从而更愿意继续使用。

根据肤质选择保湿产品

油皮、痘痘肌

这两种肤质对保湿的需求不高或者说不能太“闷”,不然容易产生或加重炎症反应,所以适合吸湿型、水性保湿成分为主的保湿产品。

水性保湿成分:

  • 多元醇类,利用结构中的羟基,吸水保湿。轻度保湿,非持久型保湿。常见的有丙三醇(甘油)、丁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木糖醇、聚丙二醇、山梨糖醇等。

  • 天然保湿因子,角质层中本身含有的保湿成分。轻度保湿,非持久型保湿。主要为氨基酸、PCA、乳酸钠、尿素等。

  • 高分子生化类,主要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保湿成分。高效保湿,非持久型保湿。主要有胶原蛋白、粘多糖、透明质酸等。

  • 泛醇(B5),渗透性保湿剂,经皮肤吸收后可增加皮肤中透明质酸含量,质感清爽不黏腻。高效保湿,非持久型保湿。

干皮、屏障受损肌肤

这两种皮肤类型呢,需要强效的保湿,不仅限于吸湿,也需要封闭成分来帮助锁水,所以适合封闭性强、补水又补油的保湿产品。

油性保湿成分:霍霍巴油、牛油果油、澳洲坚果籽油、摩洛哥坚果油/阿甘果油、琉璃苣籽油、杏仁油、甜扁桃仁油、玫瑰果油、乳木果油等。

根据环境选择保湿产品

在环境湿度较低的环境(北方地区、干冷的冬天),封闭剂的作用高于保湿剂,优先选择作用更明显的封闭剂为主的保湿产品。

在环境湿度较高的环境(南方地区、沿海城市),保湿剂的作用高于封闭剂,优先选择作用更明显的保湿剂为主的保湿产品。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