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痛风后期很可怕,到底是什么在作祟

3月17日

降低血液尿酸浓度,也是治疗痛风的关键。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大量进食高嘌呤的食物也特别关键。

因为现在治疗痛风的药物比较多,所以那种痛风结石到处堆积,关节变形甚至残疾的情形比较少见了,但并非没有。说实话,我偶尔接诊这种特别严重的痛风患者,也觉得头皮发麻。

除剧烈的疼痛之外,痛风还造成肢体、器官功能的毁损,那么,痛风这种病到底是什么在作祟呢?让我们沿着病理生理的机制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一共6步,读懂痛风发病与治疗。

第1步,痛风是炎症反应的症状。

炎症除了造成剧烈疼痛之外,还会引起水肿、肾间质破坏、关节功能受限等。这种疼痛可以用抗炎止痛药物(秋水仙碱)治疗。

第2步,这里的炎症是由尿酸盐(主要是尿酸钠)引起的。

尿酸钠沉积在关节附近软组织(该部位最软,组织最疏松,空隙较多)中,脑补一下“伤口上撒盐”,引起炎症性疼痛。

少量的尿酸盐可以慢慢吸收,炎症消散疼痛缓解(疼痛自动缓解)。多量的尿酸盐无法吸收,炎症持续然后被包裹,形成醒目的“结石”,沉积在关节附近,叫“痛风石”(一般并不疼痛)。

尿酸盐结石也会在肾形成,导致痛风性肾结石或膀胱结石。毫无疑问,痛风石意味着病情加重(但疼痛未必加重)。

除非手术,否则痛风石无法拍出,只能越来越多,最后惨不忍睹。

第3步,软组织沉积的尿酸盐来自血液。

人类的血液中总是有一定量的尿酸(盐),保持溶解状态,并由肾脏过滤排泄。

如果血液中尿酸浓度太高(高尿酸血症),在一定条件下(如受累、挨冻、挨饿、脱水、喝酒、暴饮暴食等)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就会从微循环血管里渗出来,沉积到软组织中。

所以,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基础,没有高尿酸血症一般就没有痛风。降低血液尿酸浓度,也是治疗痛风的关键。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也特别关键。

第4步,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尿酸合成异常增加(见第5步);另一个是尿酸排泄异常减少(肾脏功能异常)。

这两个原因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升高。用减少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呤醇)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溴苯马龙/丙磺舒)可以降低血尿酸。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钾钠等碱性药物也促进肾脏排泄尿酸。

多喝水也起一些作用,尤其是碱性的苏打水(pH值>7)。

第5步,尿酸来自于另一种物质––嘌呤。

嘌呤是核酸(遗传物质,DNA和RNA等)的组分之一,在人体(绝大部分动物不是这样)内代谢成尿酸。嘌呤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代谢过程复杂。已经发现,个别患者因为遗传导致的酶缺陷,嘌呤大量转化为尿酸,一定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很年轻就发病,而且病情严重。

目前还没有治疗这种遗传性酶缺陷的药物。另外,饮食摄入果糖会促进嘌呤转化为尿酸,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必须减少果糖摄入,包括果糖、蜂蜜、甜饮料(果葡糖浆或蔗糖)、果汁、甜点(蔗糖消化后转化为果糖+葡萄糖)等。水果(含果糖)也不主张大量食用,但正常吃(每天半斤八两)是可以的。

第6步,嘌呤一部分来源于饮食,更多嘌呤来自人体自身合成

因此,低嘌呤饮食是很必要的,毕竟目前没有抑制嘌呤合成的药物(好像也不应该用)。避免动物内脏、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限制海鲜、肉类等中等嘌呤食物;鼓励低脂脱脂牛奶、鸡蛋、蔬菜(注意不包括水果,果糖较多)等低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有内脏、某些鱼类、某些贝类、浓汤、酵母等,如下:

猪肝、牛肝、牛肾、猪小肠、猪脑、猪胰脏、白带鱼、白鲈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鲭鱼、小鱼干、牡蛎、蛤蜊、浓肉汁、浓鸡汁、肉汤、火锅汤、酵母粉。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