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预防性的吃点“护肝药”有用吗?

1月28日

对于肝功正常人群,所有保肝药物都没有效用。盲目应用保肝药物或保肝保健品反而会有引起肝脏损伤的风险。而且一些“护肝药”并没有被证明其疗效,使用不当还可能带来风险。

查证者:张岩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医师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肝病,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没得病的,想有效预防;得了病的,想早日康复;康复的人,则是想避免复发。这种社会心态,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了一种野蛮生长的产业,这种产业,盲目推荐“保肝药”,生产 “肝脏保健品”。到了擦亮眼睛,正确治病养生的时候了。

如何判断肝脏健康状态?

去医院体检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分泌、排泄、合成、免疫等多种功能,具有极强的代偿储备和再生能力。

临床上有Child-Pugh分级来评估肝功,可以抽血化验以下几项指标:

(1)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最常见的指标。当肝细胞发生损害时,血中的转氨酶浓度会增加。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两种。

(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和凝血指标是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常用检测指标。肝脏合成功能出现问题后,往往会出现白蛋白含量降低和凝血功能的下降。

(3)胆红素可以反映肝脏代谢功能。当肝脏发生损伤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等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以及尿胆红素的升高。

(4)凝血指标也是反应肝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保肝药”都是什么?

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都是处方药,在分类上目前尚无明显共识,大体可以分为甘草酸二铵抗炎类、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肝细胞修复类,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解毒类,水飞蓟素等抗氧化类,熊去氧胆酸等利胆类。

在保肝治疗上,甘草酸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是指南推荐比较多的药物,而水飞蓟素对毒物、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作用。

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但是普遍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换句话说,虽然专家共识指南上都有推荐,但都是基于其药理作用及用药经验,缺乏严谨的临床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来进行验证。

如何正确使用“保肝药”?

遵医嘱

不伤肝就是保肝,并不是有肝病就要用保肝药。

虽然缺乏大规模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但是在临床实践的经验性应用中,不同作用机理的保肝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起到更理想的保肝效果,比如甘草酸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类合用。但并不是保肝药物越多越好,保肝药物本身都是通过肝脏代谢,同时应用多种保肝药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有可能起到与治疗相反的作用。

一般的保肝治疗建议服用的保肝药不超过 2~3 种。

如果非要总结一下如何服用保肝药的话,那就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而不是自己擅自选择。

另外,临床上常用的这些保肝药对肝酶指标正常的人没有任何帮助,无论是预防还是防复发都不需要使用保肝药。

“肝脏保健品”不保肝,反而可能伤肝

“肝脏保健品”被宣传地神乎其神,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强身,功效堪比人参果。然而,真相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肝脏保健品和上文中提到的处方保肝药完全是两码事,大家不要混淆。

笔者仔细查阅了宣称具有保肝、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某奶蓟片、XX护肝粉和XX护肝片,其能够用来保肝降酶的主要成分就是Milk Thistle以及圣玛丽蓟这一类,也就是上述提到的飞蓟素。水飞蓟素在国内是处方药,难道在国外加点钙加点铁套上个胶囊壳子就变成保健品了?水飞蓟素作为保肝药尚且缺乏临床证据,竟能改头换面,变成保肝神药,这一市场的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并且,药物大多通过肝代谢,大剂量、长期应用药物或者本身有肝损害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或者加重肝损害。

实际上,导致肝功异常的一大罪魁,正是长期服用药物或滥用保健品。在韩国,滥用保健品引起的肝损伤占到了13.7%。在美国,研究显示近年来保健品引起的肝脏损伤所占比例超过了20%,大多数保健品混合了多种中药成分或药物成分,增强肌肉药、减肥药、治疗失眠药物、兴奋剂等药物是引起保健品肝损伤的主要来源。

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一丁点必要服用这些保肝药、肝脏保健品。而因为各种原因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肝脏炎症及其预防专家共识, 2014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2015 临床肝胆病杂志。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4. 李桂源. 病理生理学(第二版),2012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Naga Chalasani et al. Causes,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Gastroenterology, 2008, 135:1924-1934.

6. Ki Tae et al.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present and future. Clin Mol Hepatol, 2012,18:249-257.


来源: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