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糖友血糖不稳定,看看是否处于这两个血糖的高峰期?

1月11日

糖友们在日常的血糖监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天中某一个时间段的血糖偏高。比较常见的是两大高峰期,也称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黄昏现象。

空腹血糖高先鉴别2个现象

空腹血糖有两种不同的高血糖现象,

“黎明现象”表现为凌晨3时高血糖和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高后高”现象。

它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在以上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出现高血糖。

“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低后高”现象。

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两种不同现象的处理方法

“黎明现象”的处理:

1、晚餐的饮食尽量清淡,少油腻的食物,晚餐后的运动时间可以往后移,运动时间适当延长;

2、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3、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作用高峰时间恰好可位于黎明前后,也就能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4、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

5、保证好晚上的睡眠质量,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听听轻松的音乐,缓解压力;

6、最有效的办法是使用胰岛素泵,特别是1型糖尿病病人。 这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缺点是费用昂贵,无法普及。

“苏木杰现象”的处理:

1、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2、睡前血糖<5.6mmol/L要加餐碳水类食物,睡前血糖在7mmol/L左右时,可以加餐蛋白类食物或水果。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处理措施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黄昏现象”导致的第二个高峰期血糖

通常认为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2mmol/L,或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1~2mmol/L,应考虑“黄昏现象”。

一般下午的17:00~19:00是生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来保证血糖的正常。

但是糖友却因为其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抵制生糖激素带来的生糖作用,而药物使用时未能考虑到这一点,药效不够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黄昏现象”处理:

糖友们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去改善。

1、将午餐分两次吃,少量多次进餐,可预防黄昏现象的出现。

2、午餐后2小时运动30-60分钟,每分钟步行100步为一个运动单元,可消耗热量80-100卡,降低血糖1.0-2.0mmol/L。 

3、根据血糖情况,晚餐前的胰岛素可提前1-2小时注射。或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4、将胰岛素应用改为早餐前用短效,中午用诺和灵30R,晚饭前用短效或口服降糖药,对控制“黄昏现象”有利。  

5、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黄昏现象”较多,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6、根据血糖情况,晚餐前的胰岛素可提前1-2小时注射。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或胰岛素的调整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