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人到40,有一种病不得不防!

1月10日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

一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危害?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骨质疏松离我们越来越近。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0.7%,5个女人中有1个骨质疏松症病人。据估算,2006我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经超越2亿人。这是10多年前的资料,现实中我国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这个病很有特点,病情开始时没有临床表现,被医学人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时间久了逐渐出现腰背痛,全身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质。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骨折,这种骨折俗称脆性骨折,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的压力时发生骨折,而且发生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少老人因骨折长期卧床,并发肺炎、褥疮等,合并心功能、肺功能衰竭,最后撒手人间。

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病人焦虑、烦躁、抑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尽管骨质疏松是一种对老年人危害很大的疾病,然而,它不是一种绝症,它是可防可治的。

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老年完全可以远离骨质疏松,让我们的老年生活依然精彩。

春雨医生

二  哪些人容易骨质疏松?

以下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具有这些体征的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体力活动少

过量饮酒

吸烟

饮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营养失衡

蛋白质摄入不足

钙和/或维生素 D 缺乏

高钠饮食

低体质量

你属于以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吗?

三  一分钟测试你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出了一套测试题,这是世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方法。测试题共有19个问题,回答完19个问题大概需要1分钟。

其判断标准是:

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和风险评估。

请花1分钟时间,给自己一个简单测试。

1 实际年龄超过 40 岁?

2 是否经常大量饮酒 ( 每天饮用超过啤酒 1 斤、或葡萄酒 3 两或烈性酒 1 两) ?

3 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4 每天运动量少于 30 min? ( 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5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6 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 10 min,又没有服用维生素 D?

7 是否体质量过轻? ( BMI 值少于 19 kg /m2)

7个问题中你有没有中招?没有,请继续往下看。

8 男性回答: 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9 女士回答: 是否在 45 岁或以前就停经?

10 女士回答: 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 12 个月?

11 女士回答: 是否在 50 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这4个问题中,你有没有?没有,请继续往下看。

12 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13 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14 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15 是否经常摔倒 ( 去年超过一次) ,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16 40 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 3 cm 以上?

18 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 ( 例如可的松,泼尼松) 连续超过 3 个月? ( 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18 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9 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 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9个问题中你有没有中招,如果全没有,恭喜你骨质安全!

如果有1项回答“是”,请做骨密度检查。

春雨医生

四  哪种检查可以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病史、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

目前公认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超声检查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明确规定:不能!

 “超声检查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药物疗效判断”。

五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如果患了骨质疏松症,该看哪个专科医生?

看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症属于内分泌科疾病。

内分泌科医生帮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后,转诊给家庭医生进行健康管理。

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要识别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内分泌科医生,让骨质疏松症病人得到规范治疗。

骨质疏松症除了药物,需要综合治疗。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 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 避免跌倒和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

我们简单介绍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 调整生活方式

1)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 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 11: 00 到下午3: 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 15 ~ 30 min ( 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  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3) 规律运动: 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4) 戒烟。

5) 限酒。

6)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7) 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8) 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 钙剂: 充足的钙摄入减缓骨丢失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

2) 维生素 D: 充足的维生素 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更多的骨质疏松症知识请咨询您的主诊医生 

图片来源:123rf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