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爱吃肉?这就要问问你的大脑!
1月5日
人类花了这么长时间爬上食物链,才不是为了吃草!
肉类是我们每天不能缺少的食物之一,虽然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或者为保持身体健康、平衡膳食而减少肉类的摄入,但肉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具有极大的诱惑。
那你知道,人类祖先为什么选择吃肉吗?吃肉又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一样?
人类爱吃肉
可以说, 人是嗜好吃肉的猿。
吃肉甚至在我们的进化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1966年在芝加哥大学举行的一个人类学会议,名为“人,狩猎者”,讨论了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狩猎和食肉的重要作用。
大多数灵长类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纤维素和木质素 (草、 树叶、嫩枝等)。
为了消化这些粗粝的食物,它们进化出了很长的肠子和巨大的胃囊,胃里生活着特殊的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很多灵长类,虽然四肢苗条(如金丝猴),或肌肉健美 (如大猩猩) , 并不肥胖,但身材还是很臃肿,腹部很大,因为它们的胃肠体积太大了。
爱吃肉为什么要“怪”大脑?
人类需要食肉,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供养我们的巨型大脑。
大型的猿,比如黑猩猩的脑容量是350~550毫升,而我们的脑容量在1200毫升以上。
神经元耗能非常厉害,安静不动时,大脑要消耗人体能量的20%~25%。
换句话说,大脑是个很“烧油”的器官。我们必须找到高质量的食物,才能“供得起”高耗能的大脑。另外,节约开支也是增加大脑供能的一个办法。
人类学家莱斯利· 艾洛(Leslie Aiello) 和彼得·惠勒(Peter Wheeler)比较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内脏,人的心、肝和肾,都和同等身材的哺乳动物差不多大,但肠和胃只有普通动物的40%。内脏也是耗能很大的器官,肠胃小,就能节省下许多能量。
所以,人类虽然顶着一个大脑袋, 耗能却不算很多。
但这也限制了我们的消化能力,不能像其他猿猴那样吃草为生,只能处理一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虽然我们今天都知道,“聪明”在人类生存史上的价值。
但没有足够的营养,消耗极大的巨型大脑对我们只是累赘,不是助力。所谓“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人类的祖先放弃粗糙的草食,选择容易消化、能量密度高的肉,以及植物比较“精细”的部分,如果子、块根,“养得起”强大的大脑,大脑强大的认知能力才能成为演化上的优势, 帮助我们在自然选择中取胜。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