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可能含有马兜铃,现在可以放心吃吗?
10月26日
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有肾毒性,而且,它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健康功效。吃不吃,大家就要考虑风险和收益。
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马兜铃属植物中。它具有肾脏毒性,会导致肾小管功能损伤,可导致肾衰竭。
鱼腥草含有的成分是马兜铃内酰胺,这种物质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可以认为,鱼腥草也可能导致肾损伤、增加癌症风险。
马兜铃内酰胺并没有“安全摄入量”的数据,吃得多危害就大,吃得少危害就小。
如果你认为吃一点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尝尝或者偶尔吃吃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是希望吃鱼腥草治病或者获得健康功效,那就最好不要吃了,因为它传说的那些好处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
最近朋友圈一篇关于马兜铃酸的研究火了。
科学science杂志旗下转化医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布一篇题为「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的研究论文。
论文通过病理标本测序的方法,证明在亚洲(特别是台湾、中国大陆),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马兜铃酸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这让很多吃也坐不住了。因为一直有说法称,鱼腥草也含马兜铃酸,这是真的吗?还能吃鱼腥草吗?
什么是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就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马兜铃属植物中。因为会导致肾小管功能丧失,它还有一个绰号,叫“肾毒素”,最终可导致肾衰竭。
而且,早在 2013 年,科学家就发现马兜铃酸致癌的机制,是它的代谢产物 dA-AAI 可以跟人体 DNA 形成加合物,只要一个小碱基被纠缠上突变了,癌症就可能发生。马兜铃酸是确定的一类致癌物。
早在1994年,法国政府就因为它引发了严重的肾病反应,而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对马兜铃酸药物的药物警报。
2002 年,美国 FDA禁止使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
2003 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取消关木通的药物标准。
2004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取消了广防己和青木香药物标准。
《中国药典》从 2005 年开始取消了记录中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2008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马兜铃酸列为 1 类致癌物;马兜铃酸类物质列为 2 类致癌物。
到了 2012 年,因为其毒性强烈,IARC将所有的马兜铃酸类物质(马兜铃酸、含有马兜铃酸的化合物及植物)升级成为 1 类致癌物。
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是非常多的,全世界一共有600多种,其中有65种是中国传统中药。
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吗?
在我国西南地区,鱼腥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野菜,甚至很多农民开始自己种植,由于颇受人们喜欢,比很多我们常见的蔬菜还要好卖。去这些地方旅游,当地的老百姓还会把它当做美味佳肴来招待游客。
经历过非典的人们可能对它的印象可能还会更深刻,因为那个时候有人说它能预防非典,当时全国很多学校都给学生喝鱼腥草水,不少家里还买鱼腥草做菜吃。虽然味道不太好,但在非典的特殊时期,鱼腥草还是被人们一抢而空。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对它印象深刻。
有人说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实际上,鱼腥草含有的成分是马兜铃内酰胺,这种物质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
马兜铃酸在人体内可以代谢为马兜铃内酰胺,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虽然马兜铃酸致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马兜铃内酰胺到底是否致癌,至今仍不是很明朗。
不过,有一些学者利用细胞实验探索了马兜铃内酰胺的毒性,结论大多数是:马兜铃内酰胺能对体外培养的尿道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在一些实验中这种损伤作用甚至强于马兜铃酸。
而且,科学杂志旗下子刊这篇研究的是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肝癌的相关性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鱼腥草含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吃了后存在导致肾损伤的可能性,也与癌症发生存在相关性,但鱼腥草致癌的证据并不确切。
可以吃鱼腥草吗?
能不能吃鱼腥草,就要考虑风险的大小和可接受程度了了。
我觉得,通常有三种情况:
1.有风险,尽量不吃
目前来看,马兜铃内酰胺并没有“安全摄入量”的数据。也就是说,鱼腥草含有伤肾成分,吃得多危害就大,吃得少危害就小,至于“吃多少就是安全的”,目前谁也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不想承受这种风险,不想当实验小白鼠的话,就尽量不要吃鱼腥草了。
2.好吃,风险可以接受,偶尔吃吃
有些人会觉得鱼腥草味道还不错,或者想尝尝,认为自己吃一点点,也不一定有很大风险,吃一点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情况当然是可以尝尝或者偶尔吃吃的。
毕竟马兜铃内酰胺的确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日常饮食如果吃的鱼腥草并不多,风险可能还是可以接受。
要知道,加工肉和酒精也是一类致癌物呢,即确定对人体致癌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照常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需要提醒的是,一类致癌物确认对人体致癌说的是致癌强度,并不是风险大小。
当然,如果你压根就不喜欢鱼腥草的味道,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吃了。
3.追求健康功效、治病,最好别吃
民间还有说法称鱼腥草有益健康。不少人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吃鱼腥草。这种做法就非常不推荐了。
鱼腥草中有种物质叫做“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在药理实验中,它展示了抗菌消炎的功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有不错的抑制作用,这些细菌是生活中常见的致病细菌,人体感染之后会导致发烧、咳嗽等症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吃鱼腥草就能获得这些功效。药理实验中一般是采用浓缩提取的大剂量,我们很难通过吃鱼腥草达到这个剂量,而且,这个鱼腥草素也很不稳定,非常容易氧化分解。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吃鱼腥草治病或者获得什么健康功效,那就最好不要吃了。因为鱼腥草那些所谓的好处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还会给你带来肾脏损伤和癌症的风险。
如何吃鱼腥草?
不过,有些人实在想吃点。前面说过了,如果你认为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也是可以的。
提醒一点,鱼腥草中的马兜铃内酰胺是可以溶解在水里的。如果实在想吃鱼腥草,自己在家做的时候,不妨先用自来水浸泡1个小时,用开水焯一下后再吃。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