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总是发炎,要不要切掉?| 扁桃体问题答疑
10月20日
正常的扁桃体对儿童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失去保护作用了的扁桃体才需要切除,切除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问:认真的中六君你好,我家孩子8岁了,几乎每月扁桃体化脓都要感染一次,引起发烧,听人说可以把扁桃体切除掉?听着好可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啊?
确实,长期感染反复发烧十分讨厌,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
正常的扁桃体对儿童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失去保护作用了的扁桃体才需要切除,切除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中六君今天就给你来详细的解释一下
什么是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我们的口咽部,而口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关口,所谓“咽喉要塞”,正常扁桃体便如镇关守塞的“将军”,它会设法抵抗、消灭入侵的敌人一致病微生物。正常扁桃体对于小儿是有免疫作用的。扁桃体的功能通常从 1 岁左右开始增强,在 3~5 岁时达到高峰,扁桃体的体积也会随之增大。到青春期以后,随着孩子免疫功能的不断完善,扁桃体的作用逐渐下降,体积也会有所缩小。
为什么儿童扁桃体老是发炎?
因为扁桃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就是3~10岁,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发生扁桃体炎症。任何从口鼻进来的病原体最先碰到的就是它,当扁桃体奋力抵抗病原体的侵袭时,可能就会发生急性扁桃体炎。
如何识别儿童急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咽痛明显,发热,食欲下降,小儿甚至出现高热抽搐、呕吐、昏睡等;婴幼儿出现流涎、拒食、腹痛、哭闹、甚至呼吸困难。
如果有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儿童扁桃体反复发炎怎么办?
虽然扁桃体是儿童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但当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就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
不仅如此,它还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的庇护所,出现各种伴发疾病。如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影响孩子的健康。
对于这类扁桃体,一般推荐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但是正常的扁桃体对儿童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失去保护作用了的扁桃体才需要切除。
因此扁桃体切除手术有其严格的指征。
什么情况下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过去一年,反复的扁桃体发炎超过 7 次。
过去两年,每年发作超过 5 次。
过去三年,每年发作超过 3 次,并伴有至少以下一项症状:反复咽痛、发热,体温大于 38.3℃、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憋气,夜磨牙,尿床,白天嗜睡,扁桃体分泌物、A 组 β-溶血性链球菌检测阳性。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及语言含糊不清者。如伴有腺样体肥大,可一并切除。
慢性扁桃体炎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有关联时,如分泌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
扁桃体炎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咽旁间隙感染;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扁桃体炎相关的肾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扁桃体角化症及良性肿瘤等。
扁桃体切除有哪些禁忌症?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2-3周方可手术。
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一般不手术。
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关节炎、肾炎等,病情尚未稳定时暂缓手术。未经控制的高血压者,不宜手术,以免出血。
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不宜手术。
患者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白细胞特别低者,不宜手术。
扁桃体发炎发作次数不频繁,可不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切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第二天扁桃体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这是正常反应,对创面有保护作用,切忌咳嗽和频繁吞咽,不用吸管饮水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扁桃体术后应当注意饮食控制,一般来说术后前三天进食冷流质,之后两周内进食半流质及软食,忌烫和硬的食物,以免擦伤白膜或造成白膜提前脱落而引起扁桃体术后出血。如有出血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如果排除了相关手术禁忌后,您的孩子的扁桃体可以考虑切除,来防止进一步的感染。
感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天润副主任医师、肖志文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