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人的磨合期到底怎么磨
9月12日
磨合期,就好像天在下雨。与其祈祷天气永远不要下雨,不如给自己备一把伞和到时候穿上不怕淋湿的衣服,对爱人的改变敏感点,因为他本可以不必这么做。对自己的需求钝感一点,因为你本可以谁都不需要。
粗浅的分,两个人交往之间有破冰期、升温期、蜜月期、磨合期以及……根据磨合期的反馈,判断两者之间的距离和亲密、信任程度。对于磨合期,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误会,今天理一理。
第一个误会就说,磨合期只能出现一次。
磨合这个词,让我们很容易想成齿轮,给人感觉磨合的感觉就说磨齿轮,如果磨好了,那么这两个齿轮就可以在一起转很久。这种比喻呢有时候就给我们对磨合有了一个很高的期待,就说磨一磨,这个问题就是要磨好的,如果反复了就会情绪非常恶劣,觉得这事没希望了。
忘记是叔本华还是谁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说人不是一个问题,你不能像解决问题一样去考虑人的事情。
如果两个人之间出了需要磨合的问题,主要做好的准备是,这个问题可能改善,可能恶化,也可能维持不变——总而言之,一下子把问题解决这个事情在两性之间是很罕见发生的。
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是晚上九点半到十点左右上床,五点半到六点左右起床的早睡早起派,哪怕双休日到七点也起来了。我先生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左右上床,平时六点半起床,双休日可以睡饱的。
所以我们两基本上是不会有相拥而眠的时候的,如果他晚睡的时候闹到我,我也会咕哝一句下次早点睡,有时候他会讨好地告诉我哪天他有早睡,当然也有他一不当心就快通宵被抓住的时候,一般会乘机敲个竹杠吃点好吃的。
总而言之,我不认为我能调整到十一点以后睡觉,或者他能调整到十点以前睡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不会影响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一方责怪另一方完全就是看心情和看运气,而和好也很简单,随便找个台阶下就是了。
这种问题在生活里多如牛毛,而大部分关系的紧张化是一方太过于执着自己是对的,需要对方必须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有些事情,的确有政治上的正确性,比如说早睡早期,肯定是对的啊;比如说别乱花钱,肯定是对的啊;比如说少食多餐,肯定是对的啊;比如说别对着其他异性发情包括小黄片,肯定…也是对的啊……
问题是人类许多事情是做不到的。我们二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自己取舍了一些健康、稳定,去换取一些快乐哪怕是空虚的快乐,这也是个人判断。哪怕两个人非常相爱,都无法替他人做人应该怎么活的价值判断。我们只能把习惯尽量压缩在一个不影响爱人的范围内,自己也尽量做一个不是很容易被他人习惯影响的坚定的人。
这就是磨合,甚至在要不要破处的大问题里,我也说过,两个人可以反复地提出自己的诉求,也可以反复地拒绝,甚至可以反复地挑战底线——选择完全听一方的,和完全一拍两散之间,灰色地带是很长很宽阔的,既然是灰色地带,肯定也包括了某些政治不正确的部分,不好意思和任何人讨论,也没办法让关系以外的人判断,这就是我们说的磨合,反反复复,有对有错,有经验有白忙活,有快乐有空虚。
而磨合第二个误会就是,磨合后必须确定是在一起,就是分手。
这个误会其实是和第一个误会一脉相承的思维模式,类似于关系这种事情,是固话的,好了,就在一起,不好,就分手。而其实关系是一种流动性的关系,今天亲密点,明天可能吵架了冷淡点,过几天冷静了又亲密点——长期的看也是如此,在蜜月期亲密点,然后遇见些生活里其他的事情又冷淡点,有些夫妻可能五年十年的就在俗事里琐碎了,直到孩子住校才渐渐有了彼此的第二春。
在一起不一定是幸福,但分手也不一定是解脱。除了一方的确有强烈的暴力、赌博、虐待倾向,或者不可能单独相聚在一起……大部分时候普通的男女关系,两个人的结局,不是一次甜蜜,或者一场吵架可以决定,这是在漫长人生里只能盖棺定论的事情。
所以不要把磨合期看成高考,这个磨合点能不能过掉,有时候不影响一整段关系。但如果你口口声声把某种不合适看成两个人在一起的全部,那么这段关系就反而容易因为彼此太紧张而毁掉。
磨合是看彼此大部分时候能轻松相处的那条界限在哪里,这条界限肯定是比较宽松的,这样遇见其他事情拉一拉,不会断掉。而这条界限又必然是存在的,因为只有这条界线才是彼此两人可以区别于他人的证明。
看见了么,这反反复复的磨合,以及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界限,是你和爱人之间的小秘密和投名状。不要妄图让每个人理解自己的界限,也不要妄图去追求和别人的界限完全一样——亲密关系的磨合是一个最不讲政治正确的地方,就和性爱一样,我们挣扎,我们厮打,我们亲吻,我们在互相肉身的合作与对抗里获得某种快乐和认同感,我们的爽点和禁忌,靠我们自己来判断。
磨合期,就好像天在下雨。与其祈祷天气永远不要下雨,不如给自己备一把伞和到时候穿上不怕淋湿的衣服,对爱人的改变敏感点,因为他本可以不必这么做。对自己的需求钝感一点,因为你本可以谁都不需要。
美好而有趣的关系,都发生在我们本可以谁都不需要,但是这次,不妨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题图来源:123RF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