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为何恐怖片越恐怖人们越爱看?

7月28日

恐怖电影就是制造一种虚拟的危险情境,人再次产生了这种情绪体验。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恐惧的感觉,是那种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口干舌燥、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的窒息感。

春雨医生

作者:杨玉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正在热映的《京城81号2》,取材自“东方四大鬼宅”之首京城81号地宫的故事。第一部播出后,当时让朝内81号“火了一把”,很多人慕名而去,想一探究竟……如今正值暑期档,我在观看这个电影时,发现电影院里居然还有家长带孩子看此片的……

忽而想到我小时候看到电视中吓人的情节时,会用手捂着眼睛,害怕极了,却又不甘心闭眼,透过很小很小的手指缝偷偷往外看……某些由恐怖的画面产生的恐惧,伴随了我很多年。

恐怖电影,盖亦如此!

本能让我们赶紧逃离,但是现实中我们却牢牢地坐在座位上直到影片结束。

本来是在影院里看到的那些“灵魂”,到家后感觉仿佛还在跟着你……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被恐怖电影唤醒的死本能

佛洛伊德说人有两种终极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是建设性的,而死本能则是破坏性的。

在生命之初,这种破坏性只针对自己,所以我们看到,当父母吵架了,孩子会说“我再也不调皮了,我会乖乖的”。他们认为自己是错的,所以才压抑自己,这是向内攻击。

而长大以后,随着人的控制能力增强,死本能也被控制下来,一部分依然针对自己,还有一部分会转变为向外攻击,而更多的死本能则被压抑到内心深处。

有人喜欢极限运动,寻求极端的刺激,是受到向内攻击自己的死本能驱使;网络上的“喷子”整天以攻击别人为乐,是向外攻击别人的死本能。

而被压抑下来的那部分“死本能”也是最不安分的,只要有机会就要跑出来搞破坏,最好的机会是既享受到破坏带来的愉悦,又不用承担责任。现在的共享单车遭到无端破坏,大多也是这部分死本能导致的。

恐怖电影,则唤醒了人体内的各种死本能!在那个时刻,我们完全忘记了“电影都是假的”这一事实,而是把自己变成了电影中的人物,以各种方式释放着自己的死本能,寻求着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情感体验。

恐惧后会产生愉悦吗?

电影会用灯光、音效、形象等各种手段来营造恐怖的氛围,可当我们离开电影院以后,依然会感受到恐惧。

这是因为电影里的血腥也好,暴力也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隔离的,但是这些东西带给我们的恐惧的情绪体验,却是实实在在的。

心理学指出,恐惧是一种情绪,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

动物在极度恐惧的状态下会“装死”,其实就是全身肌肉紧张导致身体“木僵”,在关键时刻,这是可以保命的一种本能。

人的恐惧也是生存的需要,长久以来,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指引人类远离危险。而现在,危险因素远不及原始人类,但是这种情绪体验,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恐怖电影就是制造一种虚拟的危险情境,人再次产生了这种情绪体验。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恐惧的感觉,是那种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口干舌燥、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的窒息感。

当走出影院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长舒一口气,紧张情绪全然释放,随之而来的竟然是一种美妙的快感。看到外面的真实的世界,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恐惧之后的愉悦,类似严惩之后的奖赏。这就是恐惧的魅力所在,也是恐怖电影存在的最本真的理由。

恐怖电影,少儿不宜

对于少年儿童来讲,看恐怖电影绝非是一个好主意。

观众被各种挥之不去的形象或者情景“吓到”,是人家拍恐怖电影的初衷,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同本文开头讲的那样,儿时体验到的恐惧会伴随很久。被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蒙上阴影的童年,无疑是悲催的!

不建议少儿看恐怖电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而模仿能力又超强,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恐怖电影的话,就有可能碰撞出骇人的结果:现实中就有孩子看了恐怖电影以后,拿刀伤害另一个小朋友的事件。

所以,虽然恐怖片存在有理,但还是不要带青少年甚至儿童追求刺激看恐怖片,容易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编辑:姚迪

题图来源:123RF.com.cn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