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
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无传染性

1.症状 mds临床表现无特殊性,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人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 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内脏出血,少数患者可有关节肿痛,发热,皮肤血管炎等症状,多伴有自身抗体,类似风湿病
2.体征 mds患者体征不典型,常为贫血所致面色苍白,血小板减少所致皮肤淤点,淤斑,肝脾肿大者约占10%左右,极少数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浸润,多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ol)型患者。
3.特殊类型临床表现
(1)5q-综合征:患者第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而不伴有其他染色体畸变,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巨细胞贫血,除偶需输血外临床病情长期稳定,很少转变为急性白血病,50%患者可有脾大,血小板正常或偶尔增加,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现为有低分叶或无分叶的巨核细胞,常合并中等程度病态造血,但粒系造血正常。
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5种重要造血生长因子基因,即il-3,il-4,il-5,gm-csf,g-csf,同时还有gm-csf受体基因,5q-综合征如何影响造血生长因子对造血的调控尚不十分清楚。
(2)单体7综合征:第7号染色体呈单体样改变,多发生在以前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单体7很少单独出现,常合并其他染色体畸变,孤立的单体7染色体畸变常见于儿童,可出现在fab分型各亚型,大多数有肝脾肿大,贫血及不同程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25%患者合并有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表面主要糖蛋白减少,粒,单核细胞趋化功能减弱,常易发生感染,单体7为一个预后不良指标,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3)11q-综合征:第11号染色体长臂丢失,大多伴有其他染色体畸变,大部分为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型,有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和铁贮存增加,一部分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型,临床上ras型患者20%有11q-,第11号染色体长臂断裂点部位报告不一,在q14~q23之间,q14断裂点意义不明,但已知铁蛋白h链基因在q13邻近q14处,二者之间联系尚待研究。
(4)5q-综合征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5q-)是mds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之一,可见于mds的各个亚型,5q-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5q-,即5q-是惟一的核型异常;另一种是复杂5q-,即除5q-外还同时有其他染色体异常改变,由于有单一5q-的rarars有其特殊临床表现和预后,故mds的5q-综合征是专指这种情况。
5q-综合征主要发生于老年女性,外周血表现为大细胞贫血,白细胞数轻度减少或正常,血小板数正常或增高,骨髓中最突出的改变是巨核细胞发育异常,分叶减少的小巨核细胞明显增多,红系细胞发育异常的表现有时可不明显,可有环状铁粒幼细胞,患者呈慢性临床过程,主要是顽固性贫血,出血和感染少见,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但仅靠定期输血可较长时间存活,中位存活时间可达81个月,转白率极低。
(5)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sa):sa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致幼红细胞中亚铁血红素(heme)生物合成障碍,致使线粒体内铁负荷过多,形成绕细胞核排列的铁粒,即环状铁粒幼细胞,sa可分为三大类:
①遗传性和先天性sa;
②后天性sa;
③由酒精中毒和某些药物引起的可逆性sa,mdsrars属于后天性sa,后天性sa中的一个主要亚型是原发性后天性sa(idiopathic acquired sideroblastic anemia,iasa),kushner等曾就文献中和自己的iasa病例进行分析,发现:
①幼红细胞pas染色阴性;
②病程长,中位活存时间长达10年;
③患者的活存曲线与正常人群相同,而不呈恶性疾患模式;
④转白率很低(7.4%),mdsrars是否等同于iasa,fab分型和who分型中都未做特别说明,但已有作者提出rars中有两类情况,一类应诊断为mds,另一类仍应诊断为sa,这两类的鉴别点如表1所示。
(6)17p-综合征17号染色体短臂缺失(17p-)可发生于5%左右的mds患者,多数由于涉及17p的非平衡易位,亦可由于-17,iso(17q)或单纯17p-,17p-常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抑癌基因p53定位于17p13,上述各种核型异常所造成的17p-,缺失区带可不完全相同,但都包括p53基因区带,而且70%左右的17p-综合征患者有p53基因失活,说明另一个等位p53基因也发生了突变。
17p-综合征的血液学突出表现为粒系细胞发育异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有假性pelger-huet核异常和胞质中小空泡,这种改变也可见于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患者临床上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
(7)cmml:20世纪70年代初,hurdle等和meischer等首先报道cmml,认为它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其特征为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偶可有幼粒或幼红细胞,单核细胞>0.8×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多,可有发育异常的形态表现,以粒系增殖为主,单核细胞亦增多,ph染色体阴性,可有脾脏肿大,后来fab协作组因其有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表现,将之纳入mds作为一个亚型,但由于本病有明显的mpd特征,这种归类一直受到质疑,现在who分类方案中,将cmml改划人新增的mds/mpd大类中,解决了这一长时间以来的争议,但确有一些md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无明显升高(<13×109/l),而单核细胞>1×109/l,临床上亦无肝脾肿大,骨髓中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表现十分明显,完全符合mds特征,这类患者并不具备mpd的特征,显然不应作为cmml归入mds/mpd中,而仍应诊断为mds,至于是否需在mds单列亚型,则有待商榷。
(8)acml:本病表现类似ph(+)cml,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有>10%的各阶段不成熟粒细胞,但与ph(+)cml不同的是嗜碱粒细胞无明显增多,外周血和骨髓中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表现十分明显,而且常为三系发育异常,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临床上对治疗cml的药物反应较差,病程进展较快,中位存活时间一般<2年,过去本病被诊断为ph(+)cml,作为cml的一个变异型,who分类方案制订指导委员会和临床顾问委员会讨论后认为,本病临床过程并非慢性,使用acml的病名容易引起误解,以为它是与ph(+)cml有关系的慢性疾病,但又未能就改换一个新的病名达成一致,最后决定沿用acml的病名,将之归入mds/mpd大类之中。

1.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典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贫血程度不一,以中度贫血多见,即血红蛋白在60~80g/l左右。白细胞大多波动于2×109/l~3×109/l,少数病例低至2×109/l以下,甚至<1×109/l.在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前可逐渐升高,可高于10×109/l.血小板常波动在20×109/l~60×109/l,少数患者可<20×109/l,甚至<10×109/l.部分患者可仅表现为一系血细胞或二系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白细胞反而轻度增高。
2.骨髓、外周血涂片检查
可出现一系、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发育障碍导致的形态异常,即前述之病态造血,这是诊断mds的必要条件。
(1)红细胞生成异常表现为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出现大红细胞,甚至巨大红细胞;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骨髓中有核红细胞显示巨型变,细胞核和细胞浆发育不平衡;做铁染色时,可见部分有核红细胞内铁颗粒围绕细胞核排列,称为环状铁粒幼细胞。
(2)粒细胞生成障碍中性粒细胞胞浆中颗粒减少或增多,也可缺如;正常的成熟分叶核细胞大多分叶3个左右,mds时仅有2个分叶,甚至不完全的2个分叶,或分叶过多,达5个或以上;粒细胞也可呈巨型变,即个体变大;出现数量不一的原始细胞,即等同于白血病细胞。
(3)巨核细胞生成异常外周血出现巨大血小板,骨髓中出现小巨核细胞(正常骨髓的巨核细胞均个体很大),且巨核细胞核分叶增多,胞浆颗粒减少。
上述血及骨髓涂片的血细胞发育异常鉴定需由经验丰富的血液形态学技师执行,有一定难度。诊断有困难时,应去有血液专科的大医院会诊。此外,骨髓活检制成病理切片观察也有助于诊断,但大多数病例仅经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涂片即可做出诊断。
3.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异常在mds十分常见,但尚未发现标记染色体(即发现此异常染色体就可做出诊断).较常见的异常为-5(5号染色体缺失)、-7、+8(8号染色体多一个)、5q-(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7q-、11q-、12q-、20q-.
4.骨髓干细胞培养
对诊断也有参考价值。主要表现为培养的干细胞集落减少、生长不良。

诊断
1.诊断在不能解释的难治性贫血应考虑到mds,骨髓象细胞增生正常或增生活跃并伴病态造血的形态学特征,原始细胞比例<30%可诊断为mds,对某些呈现巨幼红细胞的病例,应检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克隆性核型异常可进一步支持诊断,然后,仔细检查血象与骨髓象以做出mds 的亚型诊断。
2.诊断标准
(1)法,美,英等国协作组分类(fab分型)诊断标准:
①难治性贫血(ra):血象:贫血,偶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可有异常,原始细胞无或<1%;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并有病态造血现象,很少见粒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5%.
②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铁染色显示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占所有有核细胞数的15%以上,其他同ra.
③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血象: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多见粒系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及红系均增生,三系都有病态造血现象,原始细胞Ⅰ Ⅱ型为5%~20%, ④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ol):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原始粒细胞及病态造血现象与raeb相同,原始单核细胞<5%,血中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且数量>1×109/l.
⑤转变中的raeb(raeb-t):骨髓中原始细胞20%~30%,余同raeb.
原始细胞包括Ⅰ型和Ⅱ型原始粒细胞,Ⅰ型:大小不等,胞质无颗粒,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核/质比例大,Ⅱ型:细胞质中有少许嗜天青颗粒,核/质比例较小,核中位,其他同Ⅰ型。
(2)国内诊断标准:
①骨髓中至少有二系病态造血表现。
②外周血有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偶可白细胞增多,可见有核红或巨大红细胞及其他病态造血表现。
③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如红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mds后再按骨髓及外周血原粒+早幼粒细胞的百分比进一步分ra,ras,raeb,raeb-t,fab亚型中cmmol已为白血病,不再归入mds,从近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应用看,mds诊断仍以应用fab分型为宜,国内标准将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替代原始细胞Ⅰ,Ⅱ型,易使诊断中raeb,raeb-t所占的比例增加。
(3)who诊断标准: who基于一些病理学家的协助研究提出了mds的诊断分型标准:
①难治性贫血(ra).
②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
③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此三型与fab诊断标准相同,删除faba中raeb-t和cmmol二型,此外又增加如下几型。
④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细胞减少,即指那些不伴贫血的具有二系以上病态造血的血细胞减少。
⑤5q-综合征。
⑥不能分类,指不能归纳入上述各型的mds.
3.诊断标准评析
(1)fab诊断标准:形态诊断易于掌握普及与预后和治疗相关性较密切,缺点是有些临床特殊型别,如低增生mds,单系减少为主的mds等未能包涵在内,因而应用fab标准时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病态造血不单纯细胞形态,亦包括细胞比例。
②周围血原粒比例在fab分型中,不如骨髓原粒比例重要,诊断mds需至少2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结果综合判断。
③单纯仅凭少数原粒中有auer小体即定为raeb-t不够严密。
④对于少数相对少见mds要注意其各自特点,并应连续观察患者变化再做诊断。
(2)国内诊断标准:把原粒+早幼粒作为判定分型标准为其不足之处,早幼粒与预后无相关,这样不适当地把患者病情估计过重。
(3)who标准:wh0标准把raeb-t归入白血病,但其与老年白血病在临床,细胞生物学特点及治疗反应明显不同,两者不能等同,难治性多系伴有病态造血的细胞减少,不能分类mds两型,缺乏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基础,不能作为独立型别。
(4)ipss分型标准:综合细胞遗传学,血象,骨髓原粒细胞数三方面判断患者临床病程和预后,较全面反映了mds临床病程,与预后相关最紧密,是目前分型标准中最好者,但限于染色体技术在许多单位尚未普及,且需要较熟练的掌握染色体技术的实验室人员,其应用受到限制。
在目前条件下,仍以fab分型较易掌握和普及,推荐基层采用此分型方法,便于资料交流和比较,当然,随着对mds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将来会出现综合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临床多种角度制度的新的分类标准。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非造血系统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mds的典型特征是外周血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骨髓中有一系以上的病态造血表现,具备上述3个特点时容易作出诊断,但10%左右mds患者就诊时可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约1/4患者无明显病态造血表现,此时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患鉴别,临床上应用的鉴别诊断方法有以下3类:
1.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的指标包括血清叶酸,vit b12;coombs,ham,糖水,蛇毒溶血试验,cd55和cd59阴性细胞的检测等有关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骨髓核素显像;细胞免疫表型;染色体;n-ras基因突变;axl基因表达;造血祖细胞培养等,如血清叶酸,vit b12正常,溶血试验阴性,而伴有以下指标1项或多项:染色体畸变,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减少,集簇/集落增加,骨髓核素显像外周及中心造血组织正常或虽减低但伴有多个灶性造血灶,骨髓单个核细胞cd34 比例明显增多,n-ras基因突变,axl基因表达增加,erb-a,erb-b表达增加等均支持mds的诊断。
2.连续观察临床病情改变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可有病态造血但在治疗后可消失,mds患者病程中fab亚型可以相互转化,大多数情况下按ra或ras-raeb→raeb-t→顺序转化,但亦可由于治疗或其他未知因素作用f由raeb转为ra或ras,由raeb-t转为raeb或ra,骨髓增生程度亦可以由增生活跃转为增生低下,由增生低下转为增生活跃,骨髓中病态造血亦可由无到有,由有到无,临床上通过连续观察患者病情改变,在除外了其他疾病后,在某一阶段出现典型mds的特征可确诊。
3.试验治疗 经1个月按正规剂量补充叶酸,vit b12而患者无明显贫血改善可基本排除巨幼细胞性贫血,应用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半年以上病情无改善大多不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效可能支持溶血性贫血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上述试验治疗并结合其他本病特点,可排除临床上易于与mds混淆的有关疾病,从而有助于mds的诊断,但少数病例鉴别困难,需临床长期随访。

一、支持治疗 当患者有明显贫血或伴心、肺疾患时,可输红细胞。RA和RA-S常因反复输血造成铁负荷增加。在有出血和感染时,可输入血小板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性输注粒细胞和血小板对MDS患者无明确疗效。

二、维生素治疗 部分RA-S对维生素B6治疗有效,200~500mg/日静滴,可使网织红细胞升高,输血量减少。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约10~15%MDS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但皮质激素治疗带来的易感染,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不容忽视。

四、分化诱导剂 MDS患者恶性克隆中的某些细胞仍保留分化潜能,一些药物能诱导瘤细胞分化。目前常用的有1,25双羟维生素D3,2μg/d口服,用药至少12周。或用维生素D330~60万单位肌注,每日一次,8~28周。在用药中部分患者血象改善。该类药物可引起威胁生命的严重高血钙,故应严密监测血钙变化。13-顺式维甲酸在体外培养中有诱导分化作用,但临床应用不理想,国内多采用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三次口服。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髓性白血病有分化诱导作用,目前已用于MDS,特别是RAEB和RAEB-T,缓解率约30%,10~20mg/m2/d皮下注射,7~21天。但小剂量阿糖胞苷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仍不能忽视,约15%患者死亡与药物相关。

五、雄激素 炔睾醇(danazol)是目前最常用的男性激素,600~800mgd,持续2~4月,但无确切疗效。有报道认为男性激素有加速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可能。

六、联合化疗 就多数MDS而言,常规的抗白血病治疗无益。MDS对化疗耐受性低,治疗疗效差,即使获得缓解,缓解期也短。若病人年龄小于50岁,处于RAEB-T临床状态好,可酌情用常规化疗。

七、骨髓移植 当年龄小于50岁,并处于RAEB或RAEB-T,有HLA同型供者,医疗条件允许,可考虑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一)生活调理
非特异性的预防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之类锻炼,散步,可以自我调节身体的失衡,mds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对防病极有意义。
(二)饮食调理
饮食得宜,可以养生,延年益寿,且可防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通过饮食调理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复发,而有利于身体康复。
1.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2.忌口鸡属阳,动风,mds虚实夹杂,邪毒内空,助火动风之品宜忌,特别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交阻者尤要注意。

mds虽然有些病例发病原因不清,但很多病例是由于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引起的细胞克隆性增生,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使用化疗药要慎重;放射治疗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在有关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如苯,聚氯乙烯)时,应作好劳动保护,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环境,以减少mds的发病。
(一)生活调理
非特异性的预防有增强体质的作用,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之类锻炼,散步,可以自我调节身体的失衡,mds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对防病极有意义。
(二)饮食调理
饮食得宜,可以养生,延年益寿,且可防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通过饮食调理可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复发,而有利于身体康复。
1.注意营养合理调配饮食,对肉类,蛋类,新鲜蔬菜的摄取要全面,不要偏食。
2.忌口鸡属阳,动风,mds虚实夹杂,邪毒内空,助火动风之品宜忌,特别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交阻者尤要注意。
3.冬虫夏草炖鸭,冬虫夏草九,鸭75克,生姜3片,黄酒站,水200ml,适加盐油调味,文火炖2小时,饮汤食肉,治疗mds,气阴不足,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者。
(三)精神调理
肝气郁结与mds的发病关系密切,有资料提出mds发病前有长达半年以上的较严重的精神刺激,因此提倡虚怀若谷,胸襟开阔,提高修养,在疾病调治过程中亦非常关键。

好评医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913 好评率(98.9%)

擅长: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营养性贫血、小儿贫血、紫癜、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铁缺乏、溶血、儿童白血病、色素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凝血障碍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66 好评率(99.9%)

擅长: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血液系统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5715 好评率(97.0%)

擅长: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淋巴癌、急性鼻咽炎、溶血、病毒感染、铁缺乏、蚕豆病、风湿、细菌感染、地贫、感冒、白细胞减少症、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033 好评率(100.0%)

擅长:血液系统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淋巴瘤、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营养性贫血、小儿贫血、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白细胞减少症、感冒、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934 好评率(100.0%)

擅长: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癌、再障、骨髓增生、风湿、急性鼻咽炎、铁缺乏、病毒感染、溶血、感冒、甲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相关问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更多
...查 考虑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的如果雄激素没效果就需要进一步去甲基化治疗了巨幼贫医生不会让你吃环孢素和雄激素的不考虑单纯的巨幼贫骨穿结果都是增生低下 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需要去甲基化治疗巨幼贫不会有病态造血而且血小板已经低于极限了
杨晓彤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2020-09-13
多久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需要治疗高危的年轻的患者考虑骨髓移植而且需要很多钱继续治疗就行2个疗程后评价可以做配型同母异父的话,百分之五十可能可以做单倍体移植
王玉娟 陕西省人民医院
2019-03-12

相关文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