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真菌多糖,是神奇保健品、药品还是营销骗子?

5月29日

“真菌多糖”形形色色,每一种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有多大用,是需要针对它来进行研究才能确定的。购买需警惕,也应该由医生来决定要不要用,而不是去听广告营销的。

较真鉴定

真菌多糖是一大类东西,其中有一些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但营销中宣称的功效是把不同的真菌多糖的功效罗列在一起,并不是所销售的产品都具有那些功能。

查证者: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

网上盛传一种叫做“真菌多糖”的东西,宣称有种种功能,还能列出许多科学文献让人“不明觉厉”。有人说真菌多糖的确有各种功效,有的人说这些产品涉嫌非法传销。

事实到底如何呢?我们从多糖说起。

“多糖”,并非一种糖

我们都熟悉“碳水化合物”这个词,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是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元被称为“单糖”。大多数单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也有一些是5个碳、10个氢和5个氧。

虽然原子组成可能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组装,就形成了不同的单糖。最常见的单糖是葡萄糖,此外果糖、半乳糖也很常见。

葡萄糖按照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就成了淀粉。淀粉又可以被酶解成长短不同的片段,稍微长一些的叫做“淀粉糊精”或者“麦芽糊精”,只有两个葡萄糖组成的片段叫麦芽糖,完全水解则变回葡萄糖。

不同的单糖也可以互相连接(比如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连接一个果糖而成的),成为大分子,就被称为“多糖”。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而膳食纤维则是另一类多糖。因为组成的单糖以及连接方式的不同,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广义地说,所有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都是“多糖”。

不过在食品营养领域,如果是几个单糖连接而成(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指3到10个单糖),称为“寡糖”“寡聚糖”或者“低聚糖”;而“多糖”,则是指单糖个数多一些的(也没有统一定义,一般指10个以上)。

膳食纤维可以看作是单糖个数更大的多糖。而淀粉和糊精,因为能被人体消化而成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通常就会被单独出来,而不混同于“多糖”的队伍中。

所以,关于通常所说的多糖,有两点需要记住:一是多糖不是一种糖,而是包罗万千的很多种东西;二是它不能被人体消化,人们对它感兴趣,是期望它有特别的“生理活性”。

“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

广义的膳食纤维是指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个数比较少的那些。通常所说的多糖是不被消化的,所以多糖也属于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健康的作用,多糖也就都有。比如说,它们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带走一些胆固醇等等。

不过,这些功能只要是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就会有,而且需要相当的量才能体现出来(一般推荐成年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是二三十克)。通过那些作为保健品或者药品的多糖来实现这种功能,就像买高级龙井茶来煮茶叶蛋一样,虽然也“有效”,但实在是不值得。

人们期望的是更“高级”的功能。的确,有一些多糖可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炎症反应、激素合成、抗氧化等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过去这些年,多糖的活性研究也一直是很热门的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

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体内也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多糖,而“真菌多糖”是来自于真菌,尤其是蘑菇中的多糖。蘑菇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一些来自于它们的多糖也的确显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

所以,真菌多糖是多糖中备受科学家和企业家喜爱的多糖,有一些产品也获得了监管部门的认可成为了商业化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

“真菌多糖”值得买吗?

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真菌多糖有很多很多种,具体到某一种,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有多大用,是需要针对它来进行研究才能确定的。

市场营销中所说的那些“真菌多糖的功效”,其实只是把文献中提到过的针对不同真菌多糖的研究罗列在一起而已。它们跟商家所销售的这种真菌多糖,可能完全无关。

打个比方来说。“多糖”相当于人,而“真菌多糖”相当于来自于某个地方的人,比如说“中国人”。中国人中当然有各种各样杰出的人,比如说开阿里巴巴的、开顺丰快递的、得诺贝尔奖的……这些杰出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真菌多糖的营销广告,相当于有一个人跑来对你说:我是中国人,我开了顺丰快递、开了阿里巴巴、得了诺贝尔奖……

如何对待市场上的“真菌多糖”产品?

首先要记住:“真菌多糖”形形色色,不同的多糖有不同的特质——一种具体的真菌多糖有没有效,需要科学证据来证实,不是贴个“真菌多糖”的标签就有效的。

中国食药监批准了一些真菌多糖的药物和保健品。理论上说,获批的真菌多糖药物应该是“确有疗效”“安全性足够”的。不过,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如果是治疗需要,那么应该由医生来决定要不要用,而不是去听广告营销的。

保健品对于功效和安全性的要求没有药物高。一般而言,能够获批,说明它的安全性基本上没有问题,功效“或许有”。如果不差钱,在不耽误正规治疗的前提下,实在想去试试也可以。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监管审批还说得天花乱坠的“真菌多糖”,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因为对方的“语言艺术”就头脑发热。

这就相当于,如果有一个人跑来告诉你“我有阿里巴巴”并要你掏钱,你需要做两件事:一、查证一下他到底是谁;二、他要你掏钱所做的事情,你是否需要。只要二者之中有一件事不靠谱,你就应该捂紧你的钱包,离他远一些。

编辑:云无心

责编:王月兵

转载自腾讯《较真》栏目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