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病历写得像天书,是医生在糊弄病人吗?丨郑堃

3月29日

其实大多数医生刚入职的时候,书写还是非常工整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字迹慢慢就会变得越来越潦草。这都是病人太多,工作太忙,慢慢形成的习惯。


最近几天,医生写的“天书”病历又在网上被吐槽了。

春雨医生

(病历1)

同样身为医生的我,表示被“躺枪”。病历写成这样是极少数,好不好!大多数的病历可能是这种风格的:

春雨医生

(病历2)

第二张图同样来自于这篇吐槽的网文,但是在这里我不得不声明一下,这样的字迹,真的是很容易辨认了。每一个有临床经验的大夫都能够基本看清楚。那么今天我就想谈一谈,医生写的病历,为什么你看不懂。

春雨医生

一、字迹潦草

这是大多数网友最主要的吐槽点。虽然国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了,病历书写应该“文字工整,字迹清晰”,但是医生书写字迹潦草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不是绝对的)。住院病历可能还好一点,门诊病历问题会更严重一些。

其实大多数医生刚入职的时候,书写还是非常工整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字迹慢慢就会变得越来越潦草。这都是病人太多,工作太忙,慢慢形成的习惯。

试算一下,假如一个医生一上午工作4小时,只接诊30位病人,中途不上厕所,不休息,每个病人也只有8分钟。这8分钟内要问诊、体检、开化验单、检查单、输液单、书写病历……速度不加快,根本不可能完成。

实际上,有许多医生的工作量常常比这个大得多。据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刚过,某医院病人数量井喷,有一位医生一上午接诊170个病人,难以想象病历会写成什么样子!

春雨医生

二、不熟悉病历的模式

病历如同“八股文”,主诉、病史、体检、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格式非常固定,有一些常用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医生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个别识别不清楚的地方。但如果没有相关的医学教育背景,阅读病历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拿上面的病历2举例,先给大家把前半部分“翻译”一下:“右下腹痛二天。无发热,无恶心呕吐。PE:右下腹压痛(+)。外院血Rt:WBC增高。”对照来看,也不是那么难懂吧。

而病历1实际是一张中药处方。对中药很熟悉的网友,也能帮我们认出来。

春雨医生

三、专业术语太多

医学的专业术语特别的多,且夹杂着许多外文缩写,还有许多症状、体征、疾病名称连正式的中文译名都没有,只能用外文表示。

这些术语如果是第一次见到,即使能够辨认得很清楚,你也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词,字迹稍稍潦草一点,你多半是认不出来的。

接着以上面的病历来举例给大家翻译一下,“PE”代表体检;“血Rt”代表血常规;“WBC”代表白细胞总数;初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R”代表取药;“NS”代表生理盐水;后面两种药分别是“头孢西丁”和“654-2(山莨菪碱)”;“ivgtt”代表静脉滴注。

现在你看懂了吗?

病历像天书,其他医生看不懂会耽误诊治吗?

当然,确实有极少数“天书”病历,即使是其它医生来看也无能为力的,那么会存在看错以后误诊误治吗?

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下一位医生的诊治,主要还是依赖自己询问病史和体检。前面的病历看不清楚,给后面的医生提供的诊断信息就会减少,对判断病情带来一定的麻烦,但一般还不至于被误导。

如何解决天书病历问题?

要解决“天书”病历产生的根源,还是要靠管理部门为医生减轻各种医疗文书负担,让医生有充分时间接诊每一个病人;同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引导患者分流,不要过于集中在少数医院。

那么国外的医生是怎么写病历的呢?

  • 美国的医生会用录音进行记录,再由专业的记录员整理成文字;

  • 在新加坡,也有专门的辅助人员帮助医生写病历;

  • 在日本、法国,医生的病历记录也可以非常简单。

不管是怎样的方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更关注跟病人的交流。

国外的条件,我们目前还做不到。但所幸随着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的逐步普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中,手写的病历、处方会越来越少,会逐渐被打印的病历、处方所取代,最后会实现完全的电子化,甚至所有的医院可以实现共享数据。到那个时候,希望我们医生也能够从繁重的书写活动中真正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病历记录实际上主要用于医疗上,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普通患者全部看懂,意义并不大。那么,普通患者怎样从中快速获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呢?

其实,你只要读懂最后结论就可以了。对于超声,X线,CT等检查报告来说,结论就写在最下方,最后几句话。对病历而言,写在最后的依次是诊断和治疗意见,认清这两个部分,就OK了。

祝大家永远不需要看到病历!

春雨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