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坚信“孩子不打不成材”,但打一顿对孩子没好处

5月22日

如果一个大孩子打一个小孩子,我们会说,那叫欺负。但是当一个大人去打一个孩子,我们却说,那是教育。

挨打的是孩子,既然都在说“为了孩子好”,那孩子就是主角。

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哪些孩子挨打?

第一种,是平时本来就乖的孩子。这些孩子挨打的次数较少,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什么大问题。基本上,他们就是身心健康的小孩。所以,对他们的体罚纯粹就是错误的。

我一个朋友就是这种乖小孩。她至今记得被父亲毒打的情形。甚至已经记不清为了什么。就记得被父亲追着满院子奔跑的恐惧感和羞耻。她说,挨过的那些打没别的用,只让我感觉到没有尊严,害怕,觉得自己糟糕,以及最后不得不屈服于暴力。

最无奈的是,我认识的几个朋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挨打的事,都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挨打。他们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值得父母那么大动肝火。

这其实也意味着,他们的父母打孩子的那份“好心”,算是白费了。

既然孩子根本没搞清楚被打的真正原因,那么即使他们真的犯了错,也不知道到底如何避免下次再错。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犯了错,根本不需要责打,你做两件事就好了。

第一个,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比如,弄乱了东西要自己收拾,影响了别人要道歉。

第二个,是帮孩子从错误中获益。比如孩子搞坏了家里的物品,那么你可以带着他,学习如何动手修复那个物品;修复过程中还可以及时给以鼓励,让孩子明确知道:

做错事不可怕,改过就好。

不仅如此,父母的恰当引导还能让孩子得到方法上的指导,明白怎么改正自己的行为会比较合适。

最后是得到心灵上的补给:爸爸妈妈会一直支持自己的。

第二种挨打的孩子,是平时真的很调皮,看起来特“讨打”的孩子。这种孩子似乎只有挨打以后才能变听话。这个改过自新的表现,往往被认定是打孩子有效的证据。殊不知,这是个严重的误解。

我认识一个男孩就属于这种。

他的父母很忙,顾得着就管一下孩子,顾不着就不闻不问。他在学校里头经常闯祸、惹事,迫使老师喊家长。每一回,似乎都要靠他爸爸一顿打,才能让他消停一阵子。

真是暴力见效了吗?其实,这是一场交响乐,父子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首先是爸爸大发雷霆,追着儿子打——那个画面虽然有些滑稽,但却足够让孩子满意;至少他成功勾起了爸爸的“重视”。

接着,是爸爸觉得内疚,试图通过安抚去弥补孩子——这个续曲就更中孩子下怀了;他下次还会继续下意识制造机会,以便吊起父亲激动的情绪反应,并享受其中。

所以,如果父母不明白孩子背后的这个逻辑,一直妄图通过打去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抓瞎。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什么?

说一个关于养宠物的有趣细节吧。

一个朋友曾经抱怨说,他家的金毛可淘气了,时不时把屋里翻个底朝天,还把钱包里的几百块钱直接给撕烂了。

另外一个养了很多年金毛的朋友则说:

知道吗,这是金毛寂寞了,需要人来陪了。有人在家,金毛从来不捣乱。

她这样一说的时候,我当时就深受触动。

养孩子也同理。

一个觉得自己被冷落的,情绪不好的孩子,他的行为就会是不乖的。尤其那些反复出现的行为问题,背后都有未曾被关注的情绪。父母要紧要做的事,是去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通过陪伴去消解孩子的情绪。心理需要被满足了,行为问题自然就会消失。

没错,通往孩子心灵的路,从来就这一条:尊重,看见。


可仍然会有反对声音。

就有一位父亲这样对我说:

我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打过来的。我一点儿不记恨他们。我甚至感激他们曾经对我的责打!

外在看起来,他的确拥有一定的成就。然而,他的严厉也给身边的亲人带去了极大的困扰。

他很专横,专制,无法接受反对的声音。很容易情绪焦躁,或者变得尖酸刻薄。

所有外在的那些所谓强大和成功,背后都是恐惧和脆弱。

我还认识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她是在父亲的毒打下长大的。尽管她花了很多时间去成长,却至今无法走进亲密关系。

不是她不愿意,而是无法摆脱曾经的羞辱、恐惧和对人的不信任。

为了回避曾经的糟糕感受,她宁愿割断跟外部世界的深度链接。

很多小时候有过类似遭遇的人,成年后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惜,他们中的很多人,再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又会沿用父母当初对待自己的方式。

他们会说,孩子总是要打的。

这样说的时候,他们其实做了下面这一连串的事:

第一,他们要杜绝回忆起自己当初承受的惧怕、委屈以及愤怒。

第二,他们要学会否认,打人是不痛的,我看不到孩子的痛苦。

第三,他们向孩子传达了一种价值观:拳头是最厉害的武器。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向暴力认同,向施虐者认同。

第四,也是最要命的,即这样频繁打孩子,只会把孩子打皮了。因为父母打孩子都没有羞耻感,孩子也就学会了;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也不会有羞愧感与反思。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真的可以不用打孩子吗?万一有一天,熊孩子危害社会怎么办?

那么,真正出了问题的孩子,到底来自哪种家庭?

一种是父母缺乏起码的界限和底线。

你可以说这些父母太“溺爱”孩子。但在我看来,这种父母不仅界限上存在问题,价值观也有问题。

他们比自己的孩子更需要接受社会改造和再教育。

一种是父母完全不爱孩子。

比起来前述那些孩子,这些父母是有人格层面的问题的;别的父母忍不住打孩子,至少还会有疼爱孩子的情感作为前提。这种父母除了打孩子,别的什么都给不了。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丝毫的爱意,他们很容易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严重者,会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

所以,这些孩子的问题,真的是靠揍一顿就能解决的吗?

不不,我看需要挨揍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吧?

如果一个大孩子打一个小孩子,我们会说,那叫欺负。

但是当一个大人去打一个孩子,我们却说,那是教育。

最可怕的是,还有人说,“打是亲,骂是爱”。

最后,仍然借用王朔的一段话结尾:

全社会最普遍的暴力,就是家庭暴力,打老婆都是其次,打小孩很常见。而且有人居然非常无耻地认为,这是正常的,说是为了孩子好是爱孩子。

我打死你这叫爱吗?你要是爱我就表现出来,让我感觉到你在爱我。你把我往死里打,这叫爱?如果这叫爱,这爱就是罪恶滔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