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胸痛:心梗的紧急信号,千万别忽视

10月8日

在平时,只要中年男性有过一次超过20分钟的胸闷,就要警惕可能患了严重心绞痛或冠心病。“有胸痛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小诊所,而是尽快呼叫急救系统,要去有抢救条件的二、三级医院。

春雨医生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就是包绕心脏肌肉本身的动脉发生病变。当这些动脉部分或全部的被脂肪沉淀(胆固醇)所阻塞,这就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的阻塞能够减少心肌的供血,这样就会引起心绞痛或引起心脏性猝死。

春雨医生

误区1:冠心病是老年病,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防治该病

事实上冠心病是由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超重等多种危险因素促成的,由于现在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改变,三四十岁得上冠心病也变得不再稀奇,据统计,目前50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已经占到了1/3。因此,冠心病的预防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从年轻时就开始抓起。 

误区2:忽视心梗的紧急信号——胸痛

很多平时身体不错的人,对于突然出现的轻微胸痛、胸闷症状常常不在意,然而这很可能会将自己送向“鬼门关”。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为胸痛,急性心梗病人半数以上无先兆,而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表现。突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达20,如果能及时治疗,则近期死亡率可以明显下降。在平时,只要中年男性有过一次超过20分钟的胸闷,就要警惕可能患了严重心绞痛或冠心病。“有胸痛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小诊所,而是尽快呼叫急救系统,要去有抢救条件的二、三级医院。

误区3:冠心病放上支架后就万事大吉

毫无疑问,支架是冠心病病人的福音。

急性心梗病人,如及时放入支架,就可以将死亡率降低到5%―6%;

非急、重症的心绞痛患者,如放入支架也能缓解症状,并提高体力活动能力。

但放支架毕竟只能算是一种急救治疗手段,而不是“保命符”。对于已经获救的心梗病人,最重要的是二级预防——防复发。一级预防是没发病时去防病,那么二级预防就是已发病后防止“二进宫”,即防止第二次复发。持之以恒地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按时服用药物,坚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延缓阻断甚至逆转冠心病的发展,防止心梗再发。

现在很大一部分病人在服用各种各样的“没有”副作用但作用也不确切的无效药物或无效保健品,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服用的药品品种对了,但剂量太小或用的时间不对;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第一次发病后经过抢救没事了,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去看病了,也不吃药了,这很危险;还有的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

对已患冠心病作过心脏介入或搭桥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复查随访,有事报病情,无事报平安,获取防病的指导。

误区4: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只要指数降到正常值,就不用服药了

不少病人觉得,既然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当血压、血脂指数降到正常病就好了,就要停药了。

然而经过服药治疗指数达到正常值的高血压、高血脂病人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所谓降到“正常值”却并非病好了,停药必然会使血压、血脂再次升高。

高血脂、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冠心病控制血压、血脂是前提。高血压病人大部分都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每一种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出现。以前老药副作用比较大,在多年的应用中逐渐被淘汰,现在用的药物相对副作用小、疗效比较好。血脂较高的人,则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标准才是正常值。比如,对于尚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其理想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应该在120毫克/分升以下;但冠心病病人,要在100毫克/分升以下;患有严重冠心病的人,则要降到70毫克/分升以下。要遵循强化降脂的原则,将血脂保持在正常范围。

关于心梗,还有这些知识:

在心梗面前,阿司匹林是个万金油

胸痛,是心脏的问题还是胃的问题?

心梗毫无征兆?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你在意了吗?


春雨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