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胃药怎么吃?饭前饭后有讲究

3月27日

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服用方法,能帮助药物更好得发挥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为临床药师,在工作中会经常被患者问到“这个药该怎么吃?”“这个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两种药能一起吃么?”,诸如此类的问题。特别是消化科的相关药物,与进食关系密切,且药物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

那么这些药该怎么吃呢?如何吃能发挥这些药的最大作用呢?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了这些胃药是如何治病的,就能很容易的区分它是适合哪种吃法。

一、抗酸药

“抵抗胃酸”,即中和胃酸的药物,大多为弱碱性。常见有碳酸氢钠(小苏打)、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剂、三硅酸镁片等。

一般在餐后1~2小时服用,这样既能中和过多的胃酸,又能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铝碳酸镁片也可在胃部不适时临时嚼服1-2片,以起到中和胃酸,缓解症状的作用。 

二、抑酸药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组胺受体阻断剂两大类(H2RA)。

  1. PPI:某某拉唑。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该类药品需在酸性环境下发挥药效,且食物对其吸收有影响,因此需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一般为早晨一次,或早、晚餐前各一次。

  2. H2RA:某某替丁。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吸收利用不受食物影响。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为餐后或睡前服用,雷尼替丁可清晨或睡前服用。此类药物睡前服用有助于控制夜间胃酸过多。 

三、胃黏膜保护药

此类药物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修复和溃疡愈合。最常见的就是硫糖铝混悬液和铋剂。它们在胃的酸性环境下发挥作用,形成弥散性的保护膜,覆盖于溃疡表面,阻止胃酸、消化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因此需空腹服用。

一般为饭前0.5-1.0小时或睡前2小时服用,且不宜与抗酸盐与抑酸药合用(后者破坏了胃的酸性环境)。如果确须合用抑酸剂,应在服用黏膜保护剂前半小时或服用后1小时使用。

四、改善胃肠动力药

分为两种:

  1. 促进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吗叮林)、莫沙必利。

  2. 胃肠道解痉药,即抑制肠蠕动药物。如山莨菪碱片、颠茄片、哌仑西平片。

两种药均为饭前服用,但因药效相反,不能合用。匹维溴铵因作用机制不同,为进餐时服用。此外促动力药会减少药物在胃的停留时间,减少抗酸药、抑酸药及黏膜保护药在胃内的所用时间,降低这些药的疗效,因此不宜合用。若必须合用,可增加这些药的剂量,或与促胃动力药间隔1小时服用。    

五、调节肠道菌群药(肠道微生态制剂)

此类药物的成分为肠道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便秘症状。 常见有双歧三联活菌、酪酸梭菌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

此类药物为饭后服用,与食物混合后进入肠道。因药物是活菌,需用温水(不超过40℃)送服。切记不可与抗生素一起服用!以免造成益生菌灭活,影响疗效。

六、消化酶补充剂

此类药物可以补充胃蛋白酶、胰酶等多种消化酶,帮助消化。包括胰酶,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等。

此类药物需与食物混合后发挥药效,因此餐前即刻、随餐服用或餐后即刻服用都可以。   

这样一来,相信大家就能理解,胃药的吃法很有讲究!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服用方法,能帮助药物更好得发挥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在错误的时间吃了正确的药,或是同时服用了作用机制“相克”的药物,不但不会发挥药效,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喔!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