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拖延症,到底是在拖什么?

5月21日

心理学家东布罗夫斯基说,拖延的本质是什么?一场和自我的战争。新的自我一日找不到,就一日不能坦然面对世界,连带着身体也跟着倒霉。

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把懒惰说成懒惰了,我们叫它拖延症。这玩意儿,是现代病中的感冒、失眠和颈椎增生,谁没有点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脑力工作者。

不能按时还信用卡,忘了买音乐会的门票,直到生日前一天才去买礼物……在最后限期来临之前,我们不断找消遣的事儿,查看电子邮件、网上热门话题、新游戏的攻关攻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各种小事上,日积月累,最后使自己陷入焦虑和疲惫。

明清交替时,钱鹤滩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现代社会长得就是一个专跟专注对着干的样子。海量信息轰炸直接导致的就是兴趣发散,注意力缺失,容易走神。一个社交软件到另外一个软件,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网页,时间碎片化,深度思考与阅读缺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地刷屏,却忘记了自己最初拿起手机的目的。长时间采取坐卧姿态、睡眠不规律、以速食快餐或垃圾食品果腹,这些东西全都搅和在一起,拖延症就在其中像细菌一样飞快繁殖。

豆瓣上有个“拖延症小组”,跟帖里有各种关于拖延症导致人生惨败的故事:有人因为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一场精彩的采访,有人因为不整理自己的衣柜夏天还穿着羽绒,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学业、高薪工作、女友,让人啼笑皆非。

单纯地做事拖拉,只能定义为“拖延”,这是一种习惯,这些习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克服,类似于定闹钟提醒自己,加入共同目标的兴趣小组互相激励,断掉网络等外界干扰强迫自己,等等。

只有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伴随着自我贬低、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但我们依然不想把拖延症当作一种病。因为拖延症患者何其无辜,他们的本意不是不想改变,很可能是太想改变。

小岩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在那个端庄的家庭,他从小就生活得神经紧绷,唯恐犯什么错误,父母眉头一皱,他心里一沉。

高考前三次模拟,他的分数都过了重点线,大家一致认为读个重点大学不会是什么大问题,第二志愿没有考虑周全。结果小岩高考成绩不好,普通本科加冷门专业,父母对他彻底失望,小岩本人也掉入一个很深的灰暗旋涡。本科毕业后,大学四年他努力学习,成功保研,名单公布时,他只是淡淡一笑——不过挽回一局,哪有什么胜利。

工作之后,他很拼命,但是领导交给他的任务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有时甚至无法完成。每次一接到新项目,那种挫折感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从考虑到执行再到调整,权衡否定,自我怀疑,无数的可能都被扼杀在内耗中,什么时间正式开始?对他来说这是一场激烈的博弈。

与预期不符的挫败感,是小岩拖延症的底色。

知乎网上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消极拖延症的深层心理是: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他们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宁愿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他们没法下决心,因为下了决心就要承担责任。

心理学家尼尔•弗瓦尔说 :人们拖沓的主要原因是恐惧。

现代社会只有小孩,是肯定不会患上拖延症的。他想吃什么的时候,肯定伸手就抓 ;想玩什么的时候,会大声明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我想要什么,我奋不顾身爬过去拿到它,然后父母会赞扬我,我开心得尖叫。在这种目的和自我意识完全一致的前提下,行动力充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人的成长,是一种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终究明白很多规则,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许多我们不愿意去做的事包含其中。它不是我们的本意,只是我们的角色。在工作上,这个 PPT 不是按照我本意设计的,这么做只是配合某些人歌功颂德;这次相亲,不是我本意前往的,是完成父母的期待;这个同类,我本意并不欣赏,但利益需要我要跟他热络相处,甚至肝胆相照。无数的“不情愿”发生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对自身的角色努力承担的同时,也心生倦怠甚至恨意,这种从“开始”到“最后限期”之前的逃避,就成了拖延症。这一切逃避其实是抗争,那些拖延时间中我们干的产生各种小快感的事儿,让我们得到一种对自己自嘲的快感。

但世界上,有的人绕过了这种活法,他们审时度势,突破规则,看清了自己内心真的在乎的东西——这个可能是最爱的事儿、家庭、自我救赎的目的,一场事关荣誉的战争。无论如何,一个声音在他心底说:“你必须去。”然后他们奔跑起来,无关紧要事情的失败、他人的意见和评判甚至整个世界的坍塌或狂欢,都成了耳边呼啸而过的风。

我们叫这种人偏执狂,他们的特点是 :不需要完成,渴求的是创造 ;他们找到了与自我需求匹配的东西,一秒钟也不想再等。历史上,这种人有些成了伟人,有些成了魔鬼。

我们只是凡人,但我们有权利让自己活得更接近内心的自己。对待来临的所有事儿,不一定用理性去判断其价值,若是十分抗拒,不妨放弃;放弃不了的,挣扎中自会归来。顺应,才是最好的结果。一个身体多病虚胖的朋友,二十几年来父母朋友都苦口婆心劝她运动调理,她置若罔闻。结果,在婚礼前一年,她突然行动起来了,深蹲负重,针灸喝茶,甚至报了一个心灵净化小组,用冥想来减肥。我问她什么是动力,她说,我每天都看着婚纱,想象自己穿进去后光芒四射,那场景热泪盈眶。

心理学家东布罗夫斯基说,拖延的本质是什么?一场和自我的战争。新的自我一日找不到,就一日不能坦然面对世界,连带着身体也跟着倒霉。

找出你真的觉得重要的东西,穿越它。找到自己真正接受的方式,实践它。当你找到这一切,拖延症会不治而愈,因为,只有真正的热爱和欲望,会让你半夜也要咬牙爬起来,世界酣睡,你却坚持前行。

作者:周桂伊,媒体人,人物专访作家。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