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胸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从1952 年 谷钰之教授创建迄今,在四代人,五任科主任的带领下,伴随着人民医院和国家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稳步前进。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始终处于国内胸外科的第一集团,在其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深深的烙下了人民医院发展和中国胸外科专业发展的印迹。
  时代造就了这个拥有历史而又年轻的科室,历代同仁也以不辜负人民的寄托为已任,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中国的胸外科专业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建国初期的1952年,作为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的 谷钰之 教授已在人民医院大外科工作了十年。
  临床医学业专业的进展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专科出现。谷钰之教授凭着他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高瞻远瞩的创建了人民医院胸外科,设置床位24张,这是当时我国为数寥寥的几个胸外科之一。从 1952 年至 1968 年的 16 年间,谷钰之教授为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临床上开展了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食管切除等常规手术在内的各种普胸外科的工作。尤其是在当时结核病流行的行势下,开展了胸廓成形术、膈神经压榨术、胸膜外异物填充术以及传统的胸腔镜手术( 1956 年)。并在 1960年将结肠代食管手术用于晚期食管癌和食管瘢痕狭窄的治疗。
  谷钰之教授作为导师,培养了人民医院第一个胸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胡家齐。
  1968年由于工作需要,谷钰之教授离开胸外科负责建立肿瘤科及外科肿瘤实验室。
  人民医院胸外科也因此撤销与普外科合并。这是文革对我国胸外科冲击的一个缩影。
  1972年,人民医院恢复了胸外科的建制,杨俊教授任胸外科主任,设置床位 18 张。
  在胡家齐教授的协助下,开展胸外科常规工作。 1983 年,胸外科派出 2名专业医师赴美进修学习心脏外科,着手筹建心脏外科。 1986 年,心脏专业组自胸外科分出,成立心脏外科。
1987年底 -1990 年,胡家齐教授任普胸外科主任。当时胸外科和国家各个领域一样,还存在着严重人才缺乏。
  胡家齐教授重新系统地规范了胸外科的临床工作,并先后接收培养了四名医学生从事胸外科专业,为胸外科的重新振兴做了最基本的人员准备。
  胡家齐教授在任期间,在较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在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发表了“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 1025 例切除术后 5-20 年的疗效分析”的论文显示了一名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所应有的素质和品质。 1990 年卸任后担任人民医院科研处处长,继续为人民医院的事业努力工作。
  1990年底,张国良教授任胸外科主任。作为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医学生,有在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工作后很好的临床技术训练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后他有机会赴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心外科临床技术。
  这一时期,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他在业务上胆大、心细、勇于开拓,在事务上开放、务实、善于管理的特点。 1990年,人民医院胸外科完成了搬迁至西直门新院过程,额定床位扩大至 21 张,而实际开放床位在 26 张以上。
  并建立了独立的胸外科护理单元,为胸外科护理队伍的专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临床方面,张国良带领胸外科团队,开展了支气管、
  肺动脉袖式切除,并从 1997 年开始完成了治疗晚期肺癌的 6 例自体肺再植手术,取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他还将“食管胃单层粘膜缝合加浆肌层深包埋吻合法”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提高了该类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张国良教授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作为项目负责人得到了《人肺鳞癌肿瘤特异性抗原 CDNA 文库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和《人肺鳞癌细胞 / 树突状细胞之融合细胞的研究》两项 199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组织编写了《实用胸部外科学》。张国良教授热心社会工作,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农工民主党市委委员,为农工民主党在人民医院乃至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的组织发展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任主任王俊教授, 2000 年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加入人民医院胸外科。自此,以胸部微创手术为重点,以肺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为主体的学科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8年来,本着“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科训,克服学术浮躁的大环境对其影响,扎实做好医、教、研工作,坚实地迈出每一步,从而使胸外科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已成为我国胸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团队。
  王俊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1997 年获得国际胸外科界最高奖 -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 ) Graham Fellowship( 每年全世界仅一人 ),在美国接受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哈佛大学(MGH) , Mayo Clinic 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00 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2001 年获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兼任世界华人胸腔外科学会( ICSTS)侯任会长,国际食管疾病学会( ISDE )亚洲主席,美国胸外科学会( AATS ) Graham Fellow,国际抗癌联盟( UICC )会员,国际华人胸腔外科学会( ICSTS)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等学术团体的职务。
  同时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 )英文杂志 Lung Cancer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和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中国肺癌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医学与哲学杂志等 15 种中外权威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常务编委。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 余篇;主编《现代胸腔镜外科学》、《胸腔镜和纵隔镜手术图谱》、《胸部疾病的胸腔镜全真手术》、《肺气肿外科诊治》、《纵隔镜手术学》等 7 部学术专著。在过去 20 年,中国普胸外科领域的绝大多数学科进展都是与王俊 教授的努力分不开的。
  其学术贡献突出地表现在1987年建立了中国术前定量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核素检查方法,显著提高了胸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水平,大大缩短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97在国际上首先证明 DLCO 较 MVO2 能更准确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 DLCO
  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而与长期生存率无关,这些新观点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后,被近年出版的美国胸外科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2) 1992年创立了我国一门新学科 --- 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
  十几年来,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镜外科的绝大多数中国第1 例手术,至今在手术难度、
  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举办了 22 期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学习班和 19届全国电视胸腔镜外科学术研讨会,培养了全国 80% 以上的胸腔镜外科医师
  (3) 1996年1月,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1例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开创了我国的肺气肿外科新领域。
  在卫生部科研基金的资助下,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牛心包垫片并规模应用于临床,为肺减容手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还成功地主办4 届全国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学习班
  (4)在我国首先开展食管自助式扩张方法,大大提高了食管扩张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5) 2001年首先将在国外刚开展的电视纵隔镜手术引入中国,并大规模开展临床应用及全国性推广,极大地促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纵隔疾病的诊断水平和肺癌的术前分期水平,同时,他大力提倡和实践肺癌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 ;
  (6) 2002年先后电视硬气管镜技术引进我国,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为大气道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更安全有效方法.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是近年来王俊教授为我国胸外科带来的又一新亮点,其微创、彻底、安全以及与开胸手术同样甚至更好的长期生存率的优越性深得病人和胸外科医生的欢迎,已很快成为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住院病位由 24 张扩大到 41 张,目前扩大到62张;也已建立了一支梯队合理、人心稳定且各方面人才能齐备的学科队伍,为胸外科长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肺癌的规范化和微创治疗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一直引领着我国胸腔镜手术、纵隔镜手术、
  电视硬气管手术等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发展。近几年,培养毕业的 博士研究生共 34名,硕士研究生 5名,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1 名;共培养进修生200多名,学习班学员近千人;该科已成为我国胸外科医师继续教育的中心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2005年建立了独立的胸外科实验室,使胸外科的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以肺癌相关基因发现、功能研究和临床前使用为主的系统性的科研体系。
  在临床工作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临床工作的升华理念引导下,取得了临床和科研双丰收。在 王俊教授领导下,几年来共获得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同时还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基金、教育部、卫生部、985 课题等 10 来项基金的支持,发表了 100 余篇论文,出版 6 部专著。
  十分重视临床科研工作,临床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该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如各种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胸外科临床水平的提高。
  通过临床研究,不仅培养了该科医师严谨的素质,更为科室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近来,制定了胸外科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线和步骤。每个科室成员都有自已明确的专业方向和任务。
相信在王俊教授的带领下,人民医院胸外科将会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
  特色诊疗
  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发展,改变中国胸外科医学诊疗模式
  1992 年王俊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开创了我国的电视胸腔镜胸部微创外科时代。2000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胸部微创诊疗中心”。二十年来,始终坚持微创的理念,在国内率先引进、开展、推广多项新技术,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发展,改变中国胸外科医学诊疗模式。目前,该科以胸部微创技术为医疗特色,在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该科引领国内胸部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十项创新”
  1.1992年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大泡切除治疗气胸;
  2.1994年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
  3.1995年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等纵隔疾病;
  4.1996年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手术治疗肺气肿。随后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牛心包垫片并规模用于临床,促进肺减容手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5.2001年电视纵隔镜手术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和肺癌的术前分期;
  6.2002年电视激光硬质气管镜治疗大气道疑难疾病;
  7.2004年系统开展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多汗症、QT间期延长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并于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8.2005年规模化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优化手术方法总结出便于推广使用的“王氏手法”。对手术器械进行创新改进,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器械包”。促进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此项成果获得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2009年超声引导下经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用于纵隔疾病的诊断和肺癌的精确分期;
  10.2010年电子荧光支气管镜用于肺癌诊断;
  教学科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100年的历史,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教书育人是该院多年来的传统与责任。科室始终秉承这种文化传统,视我国胸外科的发展为己任,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医学人才。
  该科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9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1-2名。目前在读博士/博士研究生13人。已经毕业研究生34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多数已经成为科室栋梁人才。科室每年还承担近100名学生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此外,每年还接受部分国外医学生、住院医师的短期学习。该科是北京市的专科医师(胸外科)培训基地,承担北京市胸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
  该科通过学习班、研讨会、进修班等方式培养了近80%的国内胸部微创手术医师。人民医院胸外科主办的这些学习班和研讨会已经成为国内的“品牌会议”,是国内胸外科医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正是由于这些贡献,人民医院胸外科被国内同行称为“微创黄埔”。
  学习班:自1994年始,每年开展一届“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至2011年共办了17届,每届学员100-150人,全国近1300名胸外科医师参加了近2000人次。每次重点推出一项新技术,促进此项技术的普及。
  研讨会:自1994年始,每1-2年开展一届的“全国胸部微创技术研讨会”,至2011年共办了10届,每届参会人员300人。
  进修医师:该科自1992年开始招收进修医师,每年由开始的4-5名到目前的15-20名,很多参观学习的学员都是高级职称,是各地医院的骨干甚至科室主任,经过3-6个月学习后,很多医生回科后独立开展胸部微创手术。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高级研修班:重点推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目前已经办了19期,学员167人。
  科研:
  胸外科自1952年创立以来,至今经五十余年的历史,在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方面均有丰硕成果。
  该科首任主任谷钰之教授负责建立外科肿瘤组及外科肿瘤实验室,在临床方面改进了肿瘤的手术及化学治疗方案。肿瘤实验室于1974年在国内首次建立人体食管癌细胞株,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的奖状。随后又建立了人体胃癌细胞株,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张国良教1997年5月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展自体肺移植手术治疗III期中心型肺癌并获得长期存活。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人肺鳞癌肿瘤特异性抗原CDNA文库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和作为项目组第一主要成员申请的《人肺鳞癌细胞/树突状细胞之融合细胞的研究》的课题双双获得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现任主任是博士生导师王俊教授。王俊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北京科委及北京大学等多项研究课题,从事着肺癌和食管癌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新手术方法、技术和器械的临床应用研究,并取得成果。在他的带领下,该科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研究课题,相关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和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09年)等重大奖项。2012年该科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肺癌治疗领域所获得的唯一的国家级成果奖。
  该科的医学科学研究主要以肺癌为对象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主要研究项目简介如下:
  (一)基础研究:
  1.肺癌相关新基因LSCC-3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基因改变,发现这些改变对阐明肺癌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用SSH技术从人肺鳞癌组织中克隆出一个肿瘤差异性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此片段长1048bp,命名为LSCC-3(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Related Gene-3),已在GenBank登录(AY078178),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HSNOV1(Homo Sapiens Novel Protein1)高度同源。对克隆到的LSCC-3用Northern Blot分析的方法以及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肺癌组织、肺癌细胞株PG细胞和正常肺组织中进行了检测,发现该基因在肺癌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其同源基因HSNOV1在GenBank中的一些生物信息学线索分析,认为LSCC-3很可能是一个肿瘤相关基因,而且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目前正在研究基因LSCC-3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LSCC-3基因的分子表型上研究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规律;从其基因型上如DNA突变、基因多态性和亚基因型的改变(即DNA甲基化改变)等各方面来研究基因讨LSCC-3在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改变,结构改变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和意义;利用生物信息学提示扩增其全长cD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肺肿瘤细胞,观察它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siRNA敲除此基因,观察高表达正常细胞系敲除此基因后改变。通过以上研究,对LSCC-3基因的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今后对该基因及其蛋白质家族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若能证实该基因确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将对肺癌的诊治起重要作用。继上述LSCC-3的初步研究之后,该科又承担了肺癌相关新基因LSCC-3编码蛋白SLC35-F2(溶质载体35家族F2成员)的结构、特异性底物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LSCC-3/SLC35F2低表达机制研究等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一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对LSCC-3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情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在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2.以非启动子区为靶点的小分子RNA对基因表达作用的影响(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RNA对于基因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并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和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启动子区非CpG岛序列为靶点的小分子RNAs可以促进基因表达,称为RNAa(RNA activation)。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但靶序列设计范围、作用机制等诸多问题尚未阐明,该科利用启动子区非CpG岛序列为靶点的dsRNA促进PTEN基因的表达,探讨RNAa现象对PTE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影响。结果证实dsRNA可以促进PTEN基因表达的上调,RNAa现象并不改变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对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诠释。
  3.非小细胞肺癌中K-ras突变引起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是非小细胞治疗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为指导用药,期疗效和耐药机制研究是热点。K-ras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率。有趣的是,引起EGFR通路激活的EGFRE突变使得肿瘤敏感,而引起EGFR通路之一的Ras通路激活的K-ras突变则无一例外引起EGFR抑制剂耐药。通过构建K-Ras突变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肺癌细胞HCC827(EGFR突变,K-Ras野生)和H292(EGFR、K-Ras均野生),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转染K-Pas突变质粒和空白质粒后各细胞对EGFR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发现野生型或突变型EGFR出现K-Ras突变均可引起吉非替尼耐药,其程度与K-Ras突变的细胞株相当,说明存在K-ras突变是肿瘤细胞对EGFR抑制剂耐药的重要原因。
  (二)应用基础研究:肺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
肺癌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方向,包括进展期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再分期、辅助化疗和系统化疗的标记物指导下用药、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等项目。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该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视纵隔镜肺癌再分期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EBUS-TBNA)再分期,完成例数居国内前列。标记物指导化疗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内课题资助下已把ERCC1、RRM1、TS、β-tub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作为肺癌标本的常规检测项目,并指导药物选择,至少在北京地区是第一家。关于靶向治疗,主要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小分子抑制剂疗效相关EGFR基因突变检测,该科在前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础上,利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会课题和院内课题的资助,探索了疗效/耐药分子机制,并优化了EGFR突变检测方法。该科优化的限制性内切酶突变体富集法相比常用的测序法灵敏度大大提高,比国外使用较多的ARMS法费用降低数十倍(3000-4000元 比 300例。现针对肺癌治疗的新进展,正在着手建立EGFR抑制剂耐药T790M突变,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并有中国癌症基金会课题一项探讨手术方式对于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的影响。
  (三)临床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国内胸部微创外科的发展,建立了包括电视胸腔镜、纵隔镜、硬质气管、硬质食管镜、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自体荧光气管镜等技术,是胸外科各项微创技术国内最早开展、开展最全面的中心,完成例数及难度国内首屈一指,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并于2011年获评为卫国家重点专科。多年来,该科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一直引领着国内胸外科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了国家级成果奖。
  一、肺癌的微创诊疗:
  肺癌是我国头号肿瘤杀手,传统肺癌诊疗方法单一、落后、创伤大,总体诊治率低。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肺癌微创诊疗方法是20年来胸外科领域里程碑似的技术革命,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显著提高诊治率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国内肺癌微创诊治领域的发展,全面开展电视胸腔镜、电视纵隔镜、电视硬质气管镜、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及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等现代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新体系的核心技术,治疗领域包括早期患者的胸腔镜活检手术,根治手术(肺叶切除);进展期患者电视纵隔镜肺癌分期,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EBUS-TBNA)肺癌分期;晚期患者胸腔镜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硬质气管镜解决恶性大气道梗阻;荧光气管镜肺癌筛查和术后追踪。这些新技术均是该科率先在国内开展,手术例数居国内领先。同时,该科王俊教授总结出中国第一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标准化流程,创新、优化出双手双器械同一操作孔操作的全新手术方法,使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成功率从过去的7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被国内外同行誉为“王氏手法”。王俊教授根据国人特点在国内首先设计出一套更适合国人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器械,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被批准生产应用于胸外科微创手术,已取得良好效果。多年来致力于开展和推广这些新的微创技术,发表胸腔镜技术论著36篇,肺部孤立结节诊治论著4篇,纵隔镜论著20余篇,EBUS论著8篇,硬质气管镜论著8篇,荧光气管镜论著3篇;共出版专著8部,翻译专著1部;举办胸部微创学习班15届、研讨会10届,培训胸外科医师上千名。EBUS技术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一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获得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重点课题一项、卫生部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课题一项,总获资助金额近400万元。经过十余年努力,该科引领并建立了适合国情的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方法,并获得2011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教授主持,江苏省肿瘤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完成的“中国肺癌微创诊断和治疗体系的建议、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肺癌治疗领域所获得的唯一的国家级成果奖。
  二、胸交感神经链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胸腔镜下的胸交感神经链切除/切断术是近年来国际胸外科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长QT综合征、头面多汗症以及上肢雷诺综合征等病症的有效措施。但有关这一手术及相关疾病,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于胸交感神经链各个节段神经纤维的走行和支配规律还尚未完全阐明;一些病人术后出现严重的代偿性躯体多汗,影响手术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对这一并发症的防治目前还缺乏明确认识;针对手汗症、长QT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的手术方法还没有明确规范。
  该科自2000年开展这项技术,2003年开始组织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组织临床博士研究生课题,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教研室、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等多家单位,围绕这一手术及相关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人体胸交感神经链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①通过对31具共60侧成人尸体胸交感神经链的形态学研究,首次得到了中国人上胸段交感干神经节、节间束纤维、灰白交通支、旁路纤维等结构在应用解剖方面的形态学数据;
  ②通过研究胸交感神经链中各个亚结构(神经节、节间束纤维、灰白交通支、旁路传导纤维等)与邻近脏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手术中术式确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形态学依据;
  ③研究星状神经节的大体及显微结构,首次从形态学角度提出了外科手术中避免病人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的技术要点;
  ④研究上胸段交感神经链“旁路传导纤维”,提出了对这种旁路纤维有临床指导价值新的分型法;
  ⑤从形态学角度提出了手汗症、头面多汗症及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时,胸交感神经链切除/切断可能的最佳术式。
交感神经链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术式研究
  ①通过回顾分析,比较了T2-T4切断术、T2-T3切断术、T3-T4切断术、T3切断术及T4切断术等多种术式治疗手汗症的效果,证明在单一位置切断T3或T4交感神经链与传统的多位置切断术相比,疗效相同,而并发症明显减少;
  ②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与T4 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效果,证明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优选术式;
  ③开展原发性手汗症治疗的交感神经链手术方法的技术改良研究,通过改进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切口、简化操作环节、降低手术成本等技术改良,为此项技术的广泛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研究
  协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他们登记了国际最大组长QT综合征的家系)组织先天性长QT综合征手术治疗学习班暨研讨会。提出胸腔镜下的“左侧星状神经节下1/3至T5范围交感神经链切除术”作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治疗的标准术式;完成了迄今国际上最大组手术病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头面多汗症手术治疗的研究
  在国内首次实施并报道胸交感神经手术治疗头面多汗症;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证实T2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较夹闭术治疗头面多汗症疗效更佳;
以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共发表了各类科技论文28篇,其中英文SCI论著4篇,国内核心期刊论著14篇,非核心期刊论著4篇;参编专著书3部;通过举办国家级学习班和接收短期访问学员,累计培训全国胸外科医生300余人, 30家医院在接受培训后先后开展此项技术。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推广单位共完成各类病症的交感神经链手术1000多例,治疗效果稳定,群众满意度高。
2009年,本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牵头成立了“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该中心王俊教授出任名誉组长,刘彦国副教授任副组长。通过以上系列研究,使该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诊疗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三、多中心合作项目:除该科主持的重大研究项目外,该科还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多中心合作项目,参与了包括《IB-IIIA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泰素联合卡铂对比泰素化疗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课题《吉非替尼对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在病理证实为II-IIIA期(N1-N2)伴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研究》、《厄洛替尼对比吉西他滨/顺铂新辅助治疗IIIA-N2期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或21外显子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该科主持开展全国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状况随访及调查研究》已经开展,并将于不久主持开展全国性的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

医生 (已入驻4人,当前可咨询0人)
服务人次 50 好评率(90.0%)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胸膜和胸膜腔疾病、气胸、胸部肿瘤、胸腺瘤、手汗症、食道癌、肺大疱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胸膜和胸膜腔疾病、气胸、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胸腺瘤、肺部肿瘤、纵隔囊肿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胸外科常见的气管、肺部、食管、纵隔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服务人次 46 好评率(90.0%)

擅长: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胸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