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父母互称对方为“爸比”、“妈咪”,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9月20日

称呼只是形式,父母无论如何相互称呼,对孩子来说,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个家庭里,爸爸妈妈相互尊重,他们可能会有小摩擦,但爸妈始终不离不弃、相互支持,用爱哺育着他们的孩子。孩子们也能从父母间的这些小细节中,懂得幸福的意义。

最近遇到两件怪事。

怪事1:

在一次亲戚家聚餐,饭桌上一亲戚(男)直呼妻子:“妈咪,你明天带儿子去幼儿园还是我带?”妻子也回答得很自然:“我带就行,你跑来跑去累人,爸比你直接上班就好……”他们的孩子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啃着鸡腿。

我的第一感觉是,第一,这对夫妻感情好;第二,他们很疼爱孩子。

饭桌上有人捂嘴巴笑,有人瞪眼睛,更有人直接地吐槽:“有你们这样的吗?竟然称妻子为‘妈咪’?”

怪事2:

后来我在高铁上遇到两个陌生人,一男一女,他们交谈中没有涉及孩子,他们身边也没有一个孩子,但频繁而亲密地互称对方为“爸比”、“妈咪”,莫名的让我感觉一阵阵鸡皮疙瘩。

我感觉很怪异,同样是互称对方为“爸比”、“妈咪”,为什么给我的感觉竟然不一样?这事得好好琢磨。

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了奶茶妹妹章泽天晒的1岁女儿学习爬行,丈夫在爬行垫上教女儿学爬行的照片,妻子附上文字说:“粑粑,你好”,后面的评论也是两边倒。据说美国副-总-统Mike Pence也因为公然在同僚面前直呼妻子为“妈妈”而被他人嘲讽。

其实,这种称呼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并不陌生

从明朝时开始,民间对直呼名字有忌讳,说直呼名字是大不敬,所以就有孩子的妈妈称丈夫为“孩子他爹”、“他爸”、“孩他爸”,丈夫称孩子的妈妈为“孩子他娘”,“他娘”、“孩他娘”。当然,古代也有比较文雅的叫法,但有些人羞于启口,认为直呼“孩他爸”或“孩他娘”更为自然。

西方也不乏这种把妻子称“妈咪”,把丈夫称“爹地”的现象,对他们来,这样的称呼是对家庭责任感的认同,以及对伴侣的尊重。

这种现象在日本老夫妻家庭也非常常见,也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和尊称。

在现代国内的不少家庭中,有些家庭从妻子怀孕时开始,丈夫就亲昵地称呼妻子为“妈咪”,妻子亲昵地称丈夫为“爸比”,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代表着责任,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从此要为维护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成长而努力。所以这种称呼不仅代表两人的情感,还肩负着养育孩子的责任。

父母互称对方为“爸比”、“妈咪”,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有一位妈妈曾经分享过他们一家三口的有趣故事:这位妈妈有一天在跟丈夫讨论孩子的事情时,直呼丈夫为“爸比”,3岁的儿子问:“爸比,你什么时候生了妈咪?我怎么不知道?”

一位朋友大Q跟我说,从她懂事时开始,爸爸就一直称女儿的妈妈为“妈妈”,她的妈妈称女儿的爸爸为“爸爸”,每当听到父母这样互相称呼对方时,大Q说作为女儿感觉很温暖,因为爸爸妈妈珍爱彼此、珍爱家庭,她也常常因为父母在他人面前这样称呼而感到自豪,那代表她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教育学者全惠星说,在家庭中丈夫称呼妻子为“妈咪”,妻子称呼丈夫为“爸爸”的这种做法,给孩子透露的信息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尊重妈妈这个角色,妈妈也关心爸爸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对孩子常常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着较好的家庭责任感。这些孩子也能从父母亲昵的称呼和良好的情感中受益,他们懂得爱不仅代表相互尊重,还代表责任。

爸妈互称对方为“喂”?

虽然亲昵的称呼对孩子来说有正面的影响,但称呼常常只是称呼,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才是影响孩子的根本。

纵使有些内敛和害羞的家庭,夫妻双方连名字也不叫,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统称“喂”,他们的孩子能从父母的互动中,感受到更多的细节。

有一次到一朋友家,当时客厅里很多客人,丈夫在厨房里大喊“喂,喂……”,众人不知道男主人叫谁,妻子在客厅里跟客人聊天,一开始听不见。这时6岁的小主人一边玩玩具,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妈妈,你老公在厨房叫你……”这时妻子朝厨房里的丈夫大喊:“稍等,我要进房间找找……”众人愕然。

后来吃饭的时候,男主人还在厨房忙活,女主人在饭桌上大喊:“喂,喂,喂……”众人又疑惑,男主人就像心灵感应一样在厨房回应:“哎,马上就好了,你们先吃!”众人诧异。

有人忍不住问为啥一个“喂”能代表这么多信息,这时6岁的小主人自豪地说:“这是我爸妈的沟通密码,一般人听不懂!”

父母的情感,对孩子来说往往代表“安全感”

称呼只是形式,父母无论如何相互称呼,对孩子来说,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个家庭里,爸爸妈妈相互尊重,他们可能会有小摩擦,但爸妈始终不离不弃、相互支持,用爱哺育着他们的孩子。孩子们也能从父母间的这些小细节中,懂得幸福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内心自然也会充满安全感,他们的性格也常常是开朗和乐观的。因为对孩子们来说,世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妈妈无论多腻乎,也没忘记爱我”!

一行禅师说:“我们有必要学习创造幸福的技术。如果小时候受到了爸爸妈妈在家创造幸福的影响,那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做了。”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